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光动力学治疗的机理 | 第11-12页 |
·光敏剂的种类 | 第12-13页 |
·第一代光敏剂 | 第12页 |
·第二代光敏剂 | 第12页 |
·第三代光敏剂 | 第12页 |
·重金属配合物 | 第12-13页 |
·铱配合物在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第13-18页 |
·氢键自组装聚合物研究 | 第18-19页 |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在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 第23-45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31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24页 |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4-31页 |
·配体L3的合成 | 第24-25页 |
·化合物7的合成 | 第25-26页 |
·配合物4的合成 | 第26页 |
·配合物5的合成 | 第26-27页 |
·配合物6的合成 | 第27页 |
·配合物1的合成 | 第27-29页 |
·配合物2的合成 | 第29-30页 |
·配合物3的合成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31-33页 |
·配合物1晶体的培养 | 第32页 |
·压致变色发光 | 第32页 |
·配合物溶液光动力学实验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配合物1晶体结构 | 第33-36页 |
·配合物1的晶体堆积结构图 | 第36-37页 |
·配合物 1, 2, 3 的光物理性质 | 第37-40页 |
·配合物1和 3 压致变色 | 第40页 |
·配合物 1、2、3 溶液光动力学实验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第三章:氢键驱动的金属铱配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磷光成像与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 第45-69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6页 |
·氢键驱动的金属铱配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 第46-47页 |
·纳米粒子溶液光动力学效果测试 | 第47-48页 |
·细胞培养 | 第48页 |
·细胞毒性 | 第48页 |
·细胞内吞实验 | 第48-49页 |
·激光共聚焦实验 | 第49页 |
·细胞光动力学治疗效果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5页 |
·聚合物纳米粒子合成 | 第50-52页 |
·金属铱配合物/嵌段聚合物比例的影响 | 第50页 |
·氢键共组装剂甲烷磺酸(MSA)的影响 | 第50-51页 |
·金属铱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51-52页 |
·纳米粒子形貌 | 第52-53页 |
·纳米粒子的光物理性质 | 第53-56页 |
·金属铱配合物/嵌段聚合物比例的影响 | 第53-54页 |
·氢键共组装剂甲烷磺酸(MSA)的影响 | 第54页 |
·金属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54-56页 |
·纳米粒子中铱配合物含量确定 | 第56页 |
·纳米粒子NPs1、NPs3溶液中光动力学性质的研究 | 第56-57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57-58页 |
·纳米粒子的内吞实验 | 第58-59页 |
·纳米粒子的激光共聚焦实验 | 第59-62页 |
·细胞光动力学实验 | 第62-65页 |
·台盼蓝实验 | 第62-63页 |
·细胞毒性实验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第四章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9-72页 |
·金属铱配合物在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 第69-70页 |
·氢键驱动的金属铱配合物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磷光成像与光动力学治疗中的应用 | 第70-72页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