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混凝土应力检测技术 | 第10-18页 |
| ·局部破损检测技术 | 第10-13页 |
| ·无损检测技术 | 第13-17页 |
| ·目前混凝土应力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超声波尾波干涉法检测混凝土应力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 ·超声波及其分类 | 第19-20页 |
| ·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 | 第20-21页 |
| ·尾波干涉法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 ·移动窗互相关法 | 第22-23页 |
| ·波形伸缩法 | 第23-24页 |
| ·两种处理方法的利弊分析 | 第24页 |
| ·混凝土材料中的超声波尾波发育规律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单轴加载条件下尾波干涉法检测混凝土应力的适宜参数分析 | 第27-39页 |
| ·尾波干涉试验平台 | 第27-30页 |
| ·尾波干涉试验的适宜参数分析 | 第30-34页 |
| ·超声波激发电压的适宜性分析 | 第30-31页 |
| ·超声波激发频率的适宜性分析 | 第31-32页 |
| ·超声波周期数和重复频率的适宜性分析 | 第32-33页 |
| ·采样频率的适宜性分析 | 第33-34页 |
| ·单轴加载条件下尾波干涉试验方案 | 第34-38页 |
| ·混凝土试块的传感器与应变片布置 | 第35-36页 |
| ·尾波干涉试验加载方案 | 第36-37页 |
| ·尾波干涉试验实施过程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混凝土单轴受压条件下尾波波速变化率与应力状态的相关性分析与模型研究 | 第39-55页 |
| ·尾波干涉法数据分析过程 | 第39-41页 |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1-49页 |
| ·原始波形的时延dt分析 | 第41-43页 |
| ·尾波波速变化率与混凝土应力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9页 |
| ·混凝土受压条件下尾波波速变化率与应力状态的模型研究 | 第49-51页 |
| ·混凝土受压条件下尾波波速变化率区间判定及应对措施 | 第51-52页 |
| ·尾波干涉法在测量混凝土波速变化上的优势分析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五章 尾波干涉法测量混凝土应力状态的实体结构验证 | 第55-65页 |
| ·实体结构模型概况 | 第55页 |
| ·实体结构模型及测点布置 | 第55-57页 |
| ·试验过程 | 第57-58页 |
| ·实体结构模型数据分析 | 第58-63页 |
| ·混凝土T梁受压区和受拉区的判定 | 第59-60页 |
| ·混凝土受压条件下尾波波速变化率与混凝土应力状态的模型验证 | 第60-61页 |
| ·应变片数据的结论验证 | 第61-62页 |
| ·结论的重复性验证 | 第62-63页 |
| ·实体结构模型验证若干问题分析及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 ·本文主要特色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