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圆的审美观念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一、国内学者 | 第7-8页 |
二、国外学者 | 第8-9页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周易》中圆观念起源 | 第11-21页 |
第一节 生存环境与时空观念的影响 | 第11-15页 |
一、中国古代时间观中的圆 | 第11-13页 |
二、中国古代空间观中的圆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崇拜与信仰 | 第15-18页 |
一、崇拜与信仰的审美性审视 | 第16-17页 |
二、崇拜与信仰的审美性转化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心理因素影响 | 第18-20页 |
一、集体无意识的形成 | 第18-19页 |
二、格式塔心理的影响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周易》思维方式与圆观念 | 第21-36页 |
第一节 《周易》的取象思维与圆 | 第21-27页 |
一、卦象中的圆融自足 | 第21-24页 |
二、阴阳中的圆转互化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周易》的整体思维与圆 | 第27-30页 |
一、《周易》思维中的“天人合一” | 第28页 |
二、《周易》思维中的完整视野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周易》的循环思维与圆 | 第30-35页 |
一、生生不息的圆转之美 | 第30-33页 |
二、无始无终的和谐之美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周易》中圆观念的文化影响 | 第36-49页 |
第一节 文学作品叙事模式中的圆观念 | 第36-40页 |
一、中国传统悲剧中的团圆 | 第36-38页 |
二、团圆结局的文化底蕴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书法绘画布局 | 第40-43页 |
一、书法中的圆观念 | 第40-42页 |
二、绘画中的圆观念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园林建筑设计 | 第43-47页 |
一、藏——曲径通幽 | 第44-45页 |
二、转——柳暗花明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