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大气痕量气体 | 第10-12页 |
·大气SO_2的来源及危害 | 第11页 |
·大气NO_2的来源和危害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环境遥感卫星及其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环境遥感技术国内外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数据来源和方法 | 第17-20页 |
·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遥感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其他数据来源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数据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数据验证方法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能源金三角地区SO_2、NO_2柱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 第20-31页 |
·大气边界层SO_2垂直柱浓度时间序列变化 | 第20-24页 |
·月变化特征 | 第20-21页 |
·季度变化特征 | 第21-23页 |
·年际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间序列变化 | 第24-29页 |
·月变化特征 | 第24-26页 |
·季度变化特征 | 第26-28页 |
·年际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研究期间SO_2柱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 第29页 |
·研究期间NO_2柱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能源金三角地区SO_2、NO_2柱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45页 |
·大气边界层SO_2垂直柱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37页 |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33页 |
·年际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 第33-37页 |
·季度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 第37页 |
·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 第37-43页 |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第37-40页 |
·年际空间变化特征 | 第40-43页 |
·季度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SO_2柱浓度空间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NO_2柱浓度空间变化分布特征 | 第44-45页 |
第五章 能源金三角各地区SO_2、NO_2柱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45-52页 |
·SO_2柱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45-48页 |
·月变化趋势分析 | 第45-47页 |
·季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47-48页 |
·NO_2柱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48-50页 |
·月变化趋势分析 | 第48-49页 |
·季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能源金三角各地区SO_2、NO_2柱浓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关系 | 第52-55页 |
·能源金三角各地区大气边界层SO_2柱浓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关系 | 第52-53页 |
·能源金三角各地区对流层NO_2柱浓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关系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七章 宁东能源基地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污染水平对比分析及遥感数据准确性验证 | 第55-73页 |
·宁东能源基地与能源金三角全区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宁东能源基地与北方部分省份对比分析 | 第57-66页 |
·趋势检验分析 | 第57-60页 |
·排放特征 | 第60-66页 |
·宁东能源基地与加拿大油砂区域对比分析 | 第66-69页 |
·SO_2、NO_2柱浓度准确性验证 | 第69-71页 |
·SO_2、NO_2柱浓度与排放清单对比 | 第69-70页 |
·SO_2、NO_2柱浓度与地基监测数据对比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八章 结论、创新及不足 | 第73-77页 |
·结论 | 第73-76页 |
·SO_2、NO_2柱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 第73-74页 |
·SO_2、NO_2柱浓度空间变化特征 | 第74页 |
·能源金三角各地区SO_2、NO_2柱浓度污染特征(以2010年为例) | 第74-75页 |
·能源金三角各地区SO_2、NO_2柱浓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关系 | 第75页 |
·宁东能源基地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污染水平对比分析及遥感数据准确性验证 | 第75-76页 |
·创新及不足 | 第76-77页 |
·创新 | 第76页 |
·不足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