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吡唑啉、异噁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1章 吡唑啉类化合物合成及其荧光探针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3-27页
   ·绪论第13-14页
   ·吡唑啉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4-15页
   ·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第15-19页
     ·α,β-不饱和酮与肼类缩合反应第15-17页
     ·曼尼希碱与肼类反应第17页
     ·β-氯酮与肼类的取代缩合第17-18页
     ·1,3-极性加成反应第18页
     ·1,3-二羰基化合物与肼反应第18-19页
   ·吡唑啉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9-23页
     ·吡唑啉类Hg~(2+)荧光探针第20-21页
     ·吡唑啉类Fe~(3+)荧光探针第21页
     ·吡唑啉类Zn~(2+)荧光探针第21-22页
     ·吡唑啉类Cu~(2+)荧光探针第22-23页
     ·吡唑啉Al3+荧光探针第23页
   ·荧光探针的概念第23-25页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机理第24页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理第24-25页
     ·激基缔合物(Excimer)第25页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理第25页
     ·基于其他原理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5页
   ·含蒽荧光团分子识别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6-27页
第2章 新型吡唑啉类铜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第27-39页
   ·引言第27-28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8-29页
   ·探针P1的合成方法与测试方法第29-31页
     ·探针P1的合成第29-30页
     ·光谱测定方法第30页
     ·细胞培养与成像第30页
     ·细胞毒性测试第30-31页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第31页
   ·探针P1的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探针化合物P1的紫外吸收光谱第31-32页
     ·探针P1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与干扰性实验第32-33页
     ·不同浓度的Cu~(2+)对探针化合物P1荧光光谱的影响第33-34页
     ·探针P1与Cu~(2+)的络合研究第34页
     ·探针P1的可逆性研究第34-35页
     ·荧光显微成像实验第35-36页
     ·细胞毒性第36页
   ·小结第36页
   ·探针P2的合成第36-37页
   ·探针P2的光谱测定方法第37页
   ·探针P2的结果与讨论第37-38页
     ·探针化合物P2的紫外吸收第37-38页
     ·探针化合物P2的Cu~(2+)荧光滴定图第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新型异噁唑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第39-54页
   ·引言第39页
   ·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应用进展第39-42页
     ·药物研发第39-41页
     ·催化剂配体第41页
     ·电化学方面的应用第41-42页
   ·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第42-43页
   ·本章节选题目的及意义第43-44页
   ·实验部分第44-50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4-45页
     ·实验通用合成方法第45页
     ·催化剂及用量的筛选第45-47页
     ·底物拓展第47-49页
     ·反应机理研究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51-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附录B 化合物图谱第70-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eggin型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LBM+OpenMP的流动影响三维枝晶生长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