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 第10-20页 |
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10-12页 |
·祖国病医学对乳腺癌名称的认识 | 第10页 |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12页 |
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认识 | 第12-13页 |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危险因素的认识 | 第12页 |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2-13页 |
3. 对乳腺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认识 | 第13-16页 |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认识 | 第13-15页 |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认识 | 第15-16页 |
4. 针灸疗法防治化疗致骨髓抑制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穴位注射 | 第16页 |
·针刺 | 第16-17页 |
·温针灸 | 第17页 |
·电针 | 第17页 |
·艾灸 | 第17-18页 |
·耳穴 | 第18页 |
·穴位埋线 | 第18页 |
·穴位电脉冲 | 第18页 |
·预处理激光照射 | 第18-19页 |
·联合治疗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0-2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20页 |
·病例来源 | 第20页 |
2. 病例的选择 | 第20-21页 |
·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脱落标准 | 第21页 |
·剔除标准 | 第21页 |
·终止标准 | 第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4. 观察指标和时间点 | 第22页 |
5.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6.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7-35页 |
1. 本研究的疗效分析 | 第27-28页 |
2. 研究选择穴位注射疗法的依据 | 第28-31页 |
3. 选择足三里穴的依据 | 第31-33页 |
4. 穴位注射维生素B_(12)的依据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