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凡纳滨对虾先天性免疫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凡纳滨对虾先天性免疫中的TOLL通路和IMD通路 | 第12-18页 |
| ·抗菌肽 | 第14-15页 |
| ·核转录因子 | 第15-16页 |
| ·信号转导因子 | 第16-18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第18-19页 |
|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 | 第18页 |
| ·定量方法 | 第18-19页 |
| ·RNAI技术 | 第19-20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先天性免疫中TOLL通路与IMD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 第22-37页 |
| ·前言 | 第2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 ·实验动物与菌种 | 第22页 |
| ·仪器设备、耗材与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步骤 | 第23页 |
| ·死亡率统计 | 第23页 |
| ·实验样品处理 | 第23-25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 ·组织分布实验 | 第25-26页 |
| ·感染实验 | 第26-33页 |
| ·累积死亡率 | 第33页 |
| ·讨论 | 第33-36页 |
| ·组织分布分析 | 第34页 |
| ·病原感染对Toll通路和IMD通路中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凡纳滨对虾先天性免疫中TOLL通路与IMD通路联系的分析 | 第37-48页 |
| ·前言 | 第37-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实验动物与菌种 | 第38页 |
| ·仪器设备、耗材与主要试剂 | 第38页 |
|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 ·死亡率统计 | 第38页 |
| ·实验样品处理 | 第38-39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 ·沉默效果 | 第39-40页 |
| ·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第40-43页 |
| ·累积死亡率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8页 |
| ·创新点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