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140km新型中低速磁浮列车走行机构研究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国内外磁浮车辆的发展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磁浮车辆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磁浮车辆的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国内外磁浮车辆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国内外磁浮车辆悬浮控制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国内外磁浮车辆车轨耦合振动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 第21-2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新型中低速磁浮走行结构及特点 | 第23-38页 |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技术特点 | 第23-24页 |
·时速140km中低速磁浮列车简介 | 第24-25页 |
·走行机构说明 | 第25-32页 |
·悬浮架模块 | 第26-28页 |
·悬浮控制系统 | 第28-29页 |
·牵引系统 | 第29-30页 |
·制动系统 | 第30-31页 |
·支撑系统 | 第31-32页 |
·走行机构结构特点 | 第32-37页 |
·空气弹簧中置 | 第32-33页 |
·长直线电机 | 第33-35页 |
·单抗侧滚梁 | 第35-36页 |
·线性轴承和各模块解耦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车辆几何曲线通过分析 | 第38-48页 |
·走行机构过曲线受力分析 | 第38-42页 |
·走行机构和车体连接及几何约束 | 第38-39页 |
·模块在曲线上的受力分析 | 第39-42页 |
·车体相对于悬浮模块的横向位移 | 第42-43页 |
·曲线通过干涉验证 | 第43-46页 |
·模块干涉验证 | 第43-44页 |
·车体干涉验证 | 第44-46页 |
·曲线通过时左右模块的错位关系 | 第46-47页 |
·抗侧滚梁结构实现 | 第46页 |
·左右模块曲线通过形态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新型中低速磁浮悬浮架强度分析 | 第48-61页 |
·悬浮架三维实体建模 | 第48-50页 |
·CATIA三维建模方法 | 第49页 |
·建立悬浮架三维模型 | 第49页 |
·悬浮架结构的简化 | 第49-50页 |
·受力及工况分析 | 第50-53页 |
·悬浮架垂向载荷 | 第50页 |
·悬浮架纵向载荷 | 第50-51页 |
·空气弹簧载荷分析 | 第51-52页 |
·悬浮架工况分析 | 第52页 |
·材料机械性能 | 第52-53页 |
·需重点关注结构 | 第53页 |
·有限元计算分析 | 第53-60页 |
·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和ANSYS的介绍 | 第54页 |
·悬浮架模型离散 | 第54-55页 |
·约束边界条件 | 第55-56页 |
·工况仿真计算 | 第56-59页 |
·悬浮架模态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新型中低速磁浮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第61-75页 |
·运动学关系分析 | 第61-62页 |
·动力学建模 | 第62-64页 |
·部分主要结构参数优化 | 第64-66页 |
·空气弹簧阻尼值优化 | 第64-65页 |
·牵引杆刚度优化 | 第65-66页 |
·直线工况动力学性能 | 第66-69页 |
·车体振动加速度 | 第66-67页 |
·车辆平稳性 | 第67-68页 |
·空气弹簧横向位移 | 第68-69页 |
·曲线工况动力学性能 | 第69-73页 |
·车体侧滚情况 | 第69-70页 |
·空气弹簧水平位移 | 第70-71页 |
·各滑台相对车体位移 | 第71-72页 |
·模块横移量 | 第72-73页 |
·模块间纵向间隙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