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面水损坏的车路空气动力场分析及车载测试装置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插图清单 | 第12-16页 |
附表清单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32页 |
·路面水损坏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水损坏现象与已知成因 | 第18-20页 |
·水损坏的物理化学机理 | 第20-21页 |
·水损坏的产生和发展 | 第21-22页 |
·水损坏的试验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水损坏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29页 |
·路面材料 | 第23-24页 |
·路面设计 | 第24-25页 |
·环境条件 | 第25-26页 |
·施工 | 第26页 |
·车辆荷载 | 第26-29页 |
·水损坏的防治对策 | 第29页 |
·现状分析 | 第29-3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2 车路系统综合作用下路面水损坏评价方法研究 | 第32-59页 |
·沥青混合料的粘附性 | 第32-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粘附性能理论分析 | 第32-35页 |
·剥落性能理论分析 | 第35-37页 |
·试验验证 | 第37-38页 |
·沥青混合料粘附性能测试 | 第38-58页 |
·残留稳定度试验 | 第38-42页 |
·冻融劈裂试验 | 第42-44页 |
·水气稳定性试验 | 第44-56页 |
·试验效果综合比较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3 车路系统空气动力场测试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74页 |
·车路系统中路面与轮胎间空气动力 | 第59-68页 |
·车辆与路面间空气流场的理论计算 | 第59-64页 |
·行驶车辆周围空气流场的测量 | 第64-68页 |
·动水压力 | 第68-73页 |
·大气降水与路面水膜的形成 | 第69-70页 |
·动水压力的理论计算 | 第70-71页 |
·动水压力的模拟测量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4 轮胎接地压力测量 | 第74-89页 |
·路面接地压强测量装置的研发 | 第75-78页 |
·现场测试方案 | 第78-80页 |
·试验准备 | 第78页 |
·试验步骤 | 第78-80页 |
·轮载的实际测量 | 第80-84页 |
·轮胎接地压力的分布 | 第80-81页 |
·轮胎接地压力的分布变化规律 | 第81-84页 |
·荷载模式的建立 | 第84-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5 车路系统中水对路面侵入的理论分析及试验 | 第89-98页 |
·路面混合料的常规透水性 | 第90-92页 |
·空气压力对路面混合料吸水性影响试验分析 | 第92-96页 |
·路面混合料在动水压力下的渗透性试验 | 第96-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6 车路系统综合作用下路面水损坏的试验 | 第98-119页 |
·试验结构设计 | 第99-100页 |
·路面水气稳定性单点加载足尺试验 | 第100-115页 |
·结构试验的技术背景 | 第100-103页 |
·考虑车路系统综合作用的路面结构试验平台 | 第103-107页 |
·水气稳定性单点连续加载试验 | 第107-115页 |
·路面加速加载试验 | 第115-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9-1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0页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作者简历 | 第131-13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