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经抑乳汤治疗肝郁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8页 |
一、祖国医学对高泌乳素血症的认识 | 第12-19页 |
(一) 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二) “治肝”内涵及机理 | 第16-17页 |
(三) 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不育的中医治疗 | 第17-19页 |
二、现代医学对高泌乳素血症的认识和研究 | 第19-27页 |
(一) 催乳素的生理 | 第19-20页 |
1 催乳素的生物化学 | 第19-20页 |
2 催乳素的调控 | 第20页 |
(二) 高催乳素血症(HPRL) | 第20-23页 |
1 病因病理 | 第20-21页 |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 第21-22页 |
3 治疗 | 第22-23页 |
(三) 现代医学对高泌乳素血症的机理研究 | 第23-27页 |
2. 现代医学对高泌乳素血症的新认识 | 第24-27页 |
· | 第24-25页 |
·研究高泌乳素血症与垂体瘤之间关系的新进展 | 第25-26页 |
·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几种新药 | 第26-27页 |
三、小结与展望 | 第27-28页 |
第二章 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 第28-43页 |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 第28-34页 |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 第28-29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28页 |
(二)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8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28页 |
(四) 剔除标准 | 第28-29页 |
(五) 脱落标准 | 第29页 |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 第29-31页 |
(一) 临床研究设计 | 第29页 |
(二) 随机化方法 | 第29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29页 |
(四) 疗程 | 第29页 |
(五) 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 | 第29-31页 |
三、疗效判定标准 | 第31-32页 |
四、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34-43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34页 |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 第34-38页 |
三、疗效比较 | 第38-43页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43-52页 |
一、自拟调经抑乳汤的药物组成及药物作用沿革 | 第43-46页 |
二、检测指标选取依据 | 第46-48页 |
三、HPRL与肝郁的关系 | 第48-49页 |
四、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五、前景分析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
英文縮略词表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