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7页 |
·绪论 | 第11-12页 |
·库蚊属的分类地位 | 第11页 |
·库蚊属生物学习性及医学重要性 | 第11-12页 |
·库蚊属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形态分类学研究概况 | 第12页 |
·分子分类学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线粒体基因组及COI基因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点 | 第13-14页 |
·线粒体基因及COI在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DNA条形码技术 | 第15-16页 |
·DNA条形码的概念 | 第15页 |
·DNA条形码的优越性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建立快速有效的蚊种鉴定方法 | 第16页 |
·分析库蚊属中蚊种的系统亲缘关系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1 材料 | 第17页 |
·供试蚊虫 | 第17页 |
·实验试剂 | 第17页 |
·实验器材 | 第17页 |
2 方法 | 第17-25页 |
·蚊虫野外采集 | 第17页 |
·蚊虫鉴定 | 第17-18页 |
·蚊虫幼虫标本制作 | 第18页 |
·成蚊针插标本制作 | 第18页 |
·雄蚊尾器标本制作 | 第18页 |
·蚊虫基因组DNA提取 | 第18-20页 |
·经典法提取基因组DNA | 第18-19页 |
·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 第19页 |
·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19-20页 |
·COI基因的制备及检测 | 第20-21页 |
·COI基因片段的扩增 | 第20-21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21页 |
·分子克隆 | 第21-23页 |
·配制所需试剂 | 第21-22页 |
·pGM-T vector连接反应的建立 | 第22页 |
·重组质粒转化 | 第22页 |
·阳性克隆挑选与检测 | 第22-23页 |
·目的片段测序 | 第23页 |
·序列数据分析 | 第23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3-25页 |
·外群 | 第23页 |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5页 |
1 形态分类研究 | 第25-27页 |
·标本鉴定统计 | 第25-26页 |
·标本地理分布分析 | 第26-27页 |
2 蚊虫总DNA提取、目的片段扩增及其产物回收测定 | 第27-28页 |
·蚊虫DNA提取 | 第27-28页 |
·PCR扩增结果 | 第28页 |
·PCR产物回收测定 | 第28页 |
3 pGM-T重组菌落PCR鉴定结果 | 第28-29页 |
4 COI基因序列分析 | 第29-37页 |
·序列编辑校对 | 第29-33页 |
·库蚊COI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3-35页 |
·序列基本特征 | 第33页 |
·库蚊COI序列变异分析及碱基组成 | 第33-35页 |
·COI序列密码子使用频率与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35-36页 |
·库蚊COI基因序列遗传距离分析 | 第36页 |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第36-37页 |
5 COI作为条形码基因分析 | 第37-38页 |
6 分子系统树分析 | 第38-45页 |
·分子分类研究 | 第38-42页 |
·系统发生研究 | 第42-4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5-49页 |
1 形态分类研究讨论 | 第45页 |
2 分子分类研究讨论 | 第45-46页 |
3 DNA条形码研究讨论 | 第46-47页 |
4 系统发生研究讨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