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编码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红外编码分析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红外编码分析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4-15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红外数据发射和接收的电路 | 第17-23页 |
·红外光通信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红外光 | 第17页 |
·发射红外光的方式 | 第17-18页 |
·接收红外光的基本原理 | 第18页 |
·红外信号检测/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控制方式 | 第18-20页 |
·单通路红外遥控开光方式 | 第18-19页 |
·单通路递进式遥控方式 | 第19页 |
·双光束红外探测/控制方式 | 第19-20页 |
·红外信号发射电路设计 | 第20页 |
·发光二极管的脉冲电流驱动与数字调制 | 第20页 |
·实用的红外信号发射电路的组成 | 第20页 |
·红外信号接收电路设计 | 第20-22页 |
·红外光电转换电路 | 第20页 |
·红外信号的光电转换器件 | 第20-21页 |
·红外光电转换电路 | 第21-22页 |
·专用的红外接收集成电路 | 第22-23页 |
第3章 红外遥控器编码协议分析 | 第23-31页 |
·红外遥控系统的构成 | 第23-24页 |
·发射部分 | 第23页 |
·接收部分 | 第23-24页 |
·红外遥控器的编码格式分类 | 第24-25页 |
·红外遥控编码协议 | 第25-28页 |
·红外遥控编码总结 | 第28-31页 |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1-38页 |
·系统的整体结构 | 第31页 |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31-32页 |
·系统主要器件选型 | 第32-35页 |
·单片机STC89C516RD | 第32-33页 |
·红外一体化接收头HS0038B | 第33-34页 |
·MAX232 | 第34页 |
·ISP技术 | 第34-35页 |
·硬件电路描述 | 第35-38页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38-47页 |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38-40页 |
·系统软件的开发环境及语言 | 第38-39页 |
·系统软件的组成 | 第39-40页 |
·各分系统设计 | 第40-47页 |
·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 第40-42页 |
·红外接收子模块设计 | 第42页 |
·红外编码发射子模块设计 | 第42-43页 |
·红外编码存储子模块设计 | 第43-47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47-57页 |
·系统测试方案 | 第47页 |
·基于内容的检测 | 第47-52页 |
·红外遥控编码表 | 第47-49页 |
·利用红外编码分析仪接收红外遥控数据 | 第49-52页 |
·基于过程的检测 | 第52-55页 |
·检测环境的搭建 | 第52-53页 |
·红外编码发射功能测试 | 第53-55页 |
·与同类设计的功能对比 | 第55-57页 |
第7章 红外编码分析仪工作总结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编程实现 | 第61-75页 |
1. 系统主要参数和子函数定义 | 第61-65页 |
2. 中断设置函数 | 第65页 |
3. CH451 初始化及命令写入函数 | 第65-66页 |
4. 红外发送函数 | 第66-68页 |
5. 红外接收函数 | 第68-69页 |
6. 液晶屏相关函数 | 第69-71页 |
·C16 相关函数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