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概述 | 第10-13页 |
|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 第11-12页 |
| ·采用微波或激光的形式进行无线电能传输 | 第12页 |
|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自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 第14-17页 |
|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 | 第14页 |
| ·基于耦合模理论的分析 | 第14-16页 |
| ·耦合模理论概述 | 第14-15页 |
| ·耦合模理论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系统传输的效率 | 第16页 |
|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指标 | 第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第3章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发射模块的电路设计 | 第17-33页 |
| ·发射模块概述 | 第17页 |
| ·信号发生电路的设计 | 第17-19页 |
| ·稳压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17-18页 |
| ·信号发生电路的原理 | 第18-19页 |
| ·信号发生电路的仿真 | 第19页 |
| ·功放电路概述 | 第19-24页 |
| ·功放的分类及参数 | 第20页 |
| ·最大输出功率 | 第20页 |
| ·功放的传输效率 | 第20-21页 |
| ·功放的选择 | 第21页 |
| ·功放电路的仿真 | 第21-22页 |
| ·功放电路的效率分析 | 第22-24页 |
| ·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 | 第24-32页 |
| ·阻抗匹配的作用 | 第24-25页 |
| ·纯电阻电路的阻抗匹配 | 第25页 |
| ·复数阻抗间的功率传输 | 第25-26页 |
| ·阻抗匹配网络的分类 | 第26页 |
| ·串并联支路间的阻抗变换 | 第26-27页 |
| ·电容部分接入阻抗变换 | 第27-28页 |
| ·L型阻抗匹配网络 | 第28-29页 |
| ·π型阻抗匹配网络 | 第29-30页 |
| ·T型阻抗匹配网络 | 第30-31页 |
| ·阻抗匹配网络的选择与设计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螺旋天线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41页 |
| ·螺旋天线的几何参数 | 第33页 |
| ·螺旋天线的制作 | 第33-34页 |
| ·螺旋天线在低频电路中的等效模型 | 第34-36页 |
| ·螺旋天线的测量 | 第34-35页 |
| ·螺旋天线的电路模型及验证 | 第35-36页 |
| ·螺旋天线在射频电路中的等效模型 | 第36-37页 |
| ·无线电能传输中螺旋天线的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 ·谐振时螺旋线天线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 ·螺旋天线数学模型的分析 | 第38-39页 |
| ·天线谐振频率与匝间距的关系 | 第39页 |
| ·最大轴向辐射的条件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5章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模块的电路设计 | 第41-44页 |
| ·接收模块的结构 | 第41-43页 |
| ·接收天线 | 第43页 |
| ·接收功率 | 第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6章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特性与效率 | 第44-47页 |
| ·能量传输的方向性 | 第44页 |
| ·螺旋天线的传输效率 | 第44-45页 |
|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 | 第45-47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 ·论文总结 | 第47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附录 | 第52-56页 |
| 1. 印制电路板与焊接板 | 第52-53页 |
| 2. 元件清单 | 第53-54页 |
| 3. 螺旋天线建模采用的MATLAB程序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