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现实价值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重难点 | 第1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3页 |
·党的群众路线概述 | 第15-21页 |
·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和发展 | 第15-17页 |
·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 | 第17-18页 |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 第18-21页 |
·民意表达机制概述 | 第21-23页 |
·民意 | 第21-22页 |
·民意表达 | 第22页 |
·民意表达机制 | 第22-23页 |
第3章 党的群众路线和民意表达机制的相关性 | 第23-26页 |
·高度尊重民意表达是中国历届领导人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 第23页 |
·群众路线的价值诉求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 第23-24页 |
·群众路线和民意表达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第24-26页 |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为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 第24页 |
·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为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提供了条件 | 第24-25页 |
·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为群众路线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 第25-26页 |
第4章 当前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当前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0页 |
·民意表达主体发育不成熟、不均衡 | 第26-27页 |
·民意表达客体职能缺位,未能有效地关注和回应民意 | 第27-28页 |
·民意表达渠道未发挥好传输功能,阻碍民意得到充分表达 | 第28-30页 |
·我国民意表达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经济因素 | 第30-31页 |
·政治因素 | 第31-32页 |
·历史文化因素 | 第32-34页 |
第5章 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若干思考 | 第34-44页 |
·完善民意表达机制需要良好的外部政治文化环境保障 | 第34-35页 |
·政治环境保障 | 第34页 |
·思想观念条件保障 | 第34-35页 |
·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 | 第35-36页 |
·中国共产党对民意表达机制的完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第35页 |
·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必须与贯彻群众路线相结合 | 第35-36页 |
·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具体建议 | 第36-44页 |
·健全民意表达主体培育机制 | 第36-37页 |
·构建强有力的民意表达客体回应机制 | 第37-39页 |
·建立高效畅通的民意表达实现机制 | 第39-42页 |
·完善民意表达的引导规范机制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