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采场上覆岩层活动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沿空掘巷窄煤柱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有关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沿空掘巷围岩结构力学模型 | 第18-29页 |
·沿空巷道上覆基本顶五种断裂结构形式 | 第18-19页 |
·不同破断位置影响下煤柱载荷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 | 第19-28页 |
·基本顶断裂于煤柱外侧 | 第19-22页 |
·基本顶断裂于煤柱上方 | 第22-23页 |
·基本顶断裂于巷道上方 | 第23-25页 |
·基本顶断裂于实体煤内侧 | 第25-27页 |
·不形成铰接结构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本顶不同破断位置对煤柱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9-53页 |
·UDEC软件概述 | 第29页 |
·数值模拟的目的 | 第29页 |
·数值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29-52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29-31页 |
·模拟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3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沿空掘巷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 第53-60页 |
·引言 | 第53页 |
·沿空掘巷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其破坏机制分析 | 第53-55页 |
·沿空掘巷巷道破坏表现形式 | 第53-54页 |
·沿空掘巷巷道破坏机制分析 | 第54-55页 |
·沿空掘巷巷道整体稳定性控制技术 | 第55-57页 |
·桁架锚索梁支护机理 | 第56-57页 |
·沿空掘巷巷道支护原理分析 | 第57页 |
·新旧支护方案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工程实践 | 第60-67页 |
·工程概况 | 第60-61页 |
·窄煤柱合理宽度的确定 | 第61-62页 |
·基本顶破断位置的判定 | 第62-64页 |
·观测方案 | 第62页 |
·观测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实施方案 | 第64-65页 |
·实施效果 | 第65-66页 |
·监测方案 | 第65页 |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