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复合处理毛竹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竹纤维的基本结构、优良性能及其概况 | 第7-10页 |
| ·竹纤维的基本结构、优良性能 | 第7-9页 |
| ·竹纤维的概况 | 第9-10页 |
| ·竹纤维的制备 | 第10-11页 |
| ·酶的特性及酶在纺织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酶的特性 | 第11-12页 |
| ·酶的应用 | 第1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性 | 第12-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高温辅助酶处理竹 | 第14-22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实验部分 | 第14-16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4页 |
| ·实验设备 | 第14-15页 |
| ·酶活测定 | 第15页 |
| ·酶的蛋白含量测定 | 第15页 |
| ·不同的预处理方式 | 第15页 |
| ·标准曲线 | 第15-16页 |
| ·红外测试 | 第1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6-21页 |
| ·竹粉的有机抽提 | 第16-17页 |
| ·竹粉的高温处理 | 第17-18页 |
| ·预处理对酶作用竹粉的影响 | 第18-21页 |
| ·标准曲线 | 第18-19页 |
| ·酶作用竹粉的还原糖产量 | 第19-21页 |
| ·酶的吸附特性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微波辅助酶处理竹 | 第22-32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4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设备 | 第23页 |
| ·毛竹形态的分析 | 第23页 |
| ·微波辅助酶处理竹 | 第23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 ·FTIR测试 | 第23-2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 ·微波处理后的毛竹粉末及反应溶液 | 第24-25页 |
| ·微波参数的选择 | 第25-29页 |
| ·微波时间对酶解毛竹的影响 | 第25-27页 |
| ·微波功率对酶解毛竹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微波料液比对酶解毛竹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微波辐射对酶蛋白质的影响 | 第29-30页 |
| ·FTIR测试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微波和高温联合辅助酶处理竹 | 第32-39页 |
| ·引言 | 第32-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 ·实验设备 | 第33页 |
| ·高温-微波联合预处理辅助酶解竹粉 | 第33页 |
| ·蛋白质的吸附性能测试 | 第33页 |
| ·毛竹含水率含水率的测试 | 第33-34页 |
| ·DSC测试 | 第3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37页 |
| ·高温-微波联合预处理对酶解竹粉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高温-微波联合预处理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高温-微波联合预处理对蛋白质浓度的变化 | 第35页 |
| ·高温-微波联合预处理对蛋白质的变化 | 第35-36页 |
| ·高温-微波联合预处理对毛竹含水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 ·主要结论 | 第39页 |
| ·展望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