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鄱阳湖湿地的重要性 | 第8页 |
| ·沉水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第8-9页 |
| ·我国湿地湖泊水生植被衰退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及目标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湿地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沉水植物研究进展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简介 | 第15-25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5-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 ·地质、地貌、土壤 | 第15-16页 |
| ·水文气候 | 第16-17页 |
| ·沉水植物群丛 | 第17-18页 |
| ·研究对象----苦草简介 | 第18-20页 |
| ·形态特征 | 第18-19页 |
| ·分布特征 | 第19页 |
| ·生活史 | 第19页 |
| ·栽培技术 | 第19-20页 |
|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20-25页 |
|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0-23页 |
| ·样品的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南矶山湿地苦草基质特征 | 第25-39页 |
| ·南矶山湿地苦草与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特征 | 第25-29页 |
| ·南矶山湿地苦草分布特征 | 第25页 |
| ·沉积物有机质、氮、磷含量水平分布 | 第25-29页 |
| ·沉积物污染评价方法 | 第29-33页 |
| ·营养污染评价方法 | 第29-30页 |
|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 第30-33页 |
| ·南矶山湿地沉积物污染评价结果 | 第33-35页 |
| ·营养污染评价结果 | 第33-34页 |
| ·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 第34-35页 |
| ·南矶山苦草生长因子主成分分析 | 第35-37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苦草生长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 第39-56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40-41页 |
| ·实验设计 | 第41-43页 |
| ·测定的指标与方法 | 第43-44页 |
| ·数据分析 | 第44-45页 |
| ·结果和分析 | 第45-54页 |
| ·不同 N 浓度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 第45-47页 |
| ·不同 P 浓度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 第47-50页 |
| ·不同水深梯度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 第50-52页 |
| ·不同 N、P、水深梯度复合作用对苦草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简历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