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7页 |
ABSTRACT | 第17-2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3-31页 |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研究背景 | 第23-24页 |
·问题提出 | 第24-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9-3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 | 第31-66页 |
·相关理论 | 第31-34页 |
·文献述评 | 第34-64页 |
·人力资本与教育收益率的相关研究 | 第34-40页 |
·物质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40-49页 |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 第49-63页 |
·概括性评述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3章 中国省际人力资本的估算 | 第66-113页 |
·有关中国省际人力资本的典型化事实 | 第67-73页 |
·供给特征 | 第67-69页 |
·需求特征 | 第69-71页 |
·供需结合推论 | 第71页 |
·教育改革的影响 | 第71-73页 |
·实证方法、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第73-87页 |
·计量模型设定 | 第73-75页 |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第75-77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77-87页 |
·明瑟方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87-98页 |
·一般明瑟工资方程回归结果 | 第87页 |
·扩展明瑟工资方程回归结果 | 第87-91页 |
·不同教育水平收益率的时间趋势分析 | 第91-93页 |
·进—步讨论 | 第93-98页 |
·人力资本估算结果与分析 | 第98-111页 |
·数据说明 | 第98-101页 |
·估算方法 | 第101-102页 |
·估算结果与分析 | 第102-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4章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的估算 | 第113-158页 |
·有关中国省际物质资本的典型化问题 | 第113-123页 |
·物质资本利用率问题 | 第114-117页 |
·物质资本品投入生产后的演变逻辑问题 | 第117-119页 |
·效率时变还是价值时变问题 | 第119-120页 |
·物质资本的异质性问题 | 第120-123页 |
·估算方法与数据来源说明 | 第123-126页 |
·估算方法说明 | 第123-126页 |
·数据来源说明 | 第126页 |
·估算结果与分析 | 第126-155页 |
·财富性物质资本存量—同质性 | 第126-134页 |
·财富性物质资本存量—异质性 | 第134-139页 |
·生产性物质资本存量 | 第139-146页 |
·物质资本投入指数 | 第146-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8页 |
第5章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158-188页 |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第159-166页 |
·指数法 | 第159-161页 |
·增长核算法 | 第161-162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162-164页 |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法 | 第164-166页 |
·基于增长核算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166-176页 |
·产出指数和人力资本投入指数 | 第166-167页 |
·全国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结果 | 第167-170页 |
·地区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结果 | 第170-172页 |
·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分析 | 第172-175页 |
·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特征分析 | 第175-176页 |
·中国过去经济增长方式是否粗放之争 | 第176-187页 |
·不同方法的选择 | 第176-180页 |
·判断与解释 | 第180-187页 |
·本章小结 | 第187-188页 |
第6章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的测算、敏感性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8-222页 |
·基于DEA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测算结果与分析 | 第188-198页 |
·全国层面的测算结果及贡献度 | 第189-192页 |
·地区层面的测算结果及贡献度 | 第192-196页 |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的收敛性特征分析 | 第196-198页 |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测算结果的敏感性分析 | 第198-206页 |
·考虑劳动就业人数与人力资本测算结果间的差异 | 第198-201页 |
·基于同质与异质的财富性物质资本测算结果间的差异 | 第201-204页 |
·围绕财富性与生产性物质资本测算结果间的差异 | 第204-206页 |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06-218页 |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说明 | 第206-210页 |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210-211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211-218页 |
·本章小结 | 第218-222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第222-226页 |
·研究结论 | 第222-224页 |
·对策建议 | 第224-225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225-2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26-242页 |
致谢 | 第242-2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243-245页 |
附件 | 第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