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超声检测附件总体技术研究开发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 ·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 | 第9页 |
| ·超声检测的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超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产品平台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 ·论文安排 | 第13-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机床超声检测附件总体技术研究 | 第15-22页 |
| ·机床超声检测附件的概念及特点 | 第15-16页 |
| ·机床超声检测附件的构架 | 第16-17页 |
| ·机床超声检测附件产品平台技术研究 | 第17-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控制算法研究 | 第22-49页 |
| ·附件与机床同步运动的控制方法 | 第22-25页 |
| ·附件与机床运动的分析 | 第22页 |
| ·机床超声自动检测系统的组合方式 | 第22-24页 |
| ·附件与机床同步方法研究 | 第24-25页 |
| ·机床超声检测系统 NC 代码的分析 | 第25-29页 |
| ·等效机床 | 第29-39页 |
| ·NC 代码的编写 | 第30页 |
| ·数控车床 NC 代码的编制 | 第30-34页 |
| ·等效五轴机床 NC 的代码编制 | 第34-37页 |
| ·刀补对编程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 第37-38页 |
| ·检测 NC 代码的编制流程 | 第38-39页 |
| ·检测 NC 代码的格式规范 | 第39-40页 |
| ·附件 NC 代码的规范 | 第39-40页 |
| ·机床检测 NC 代码的规范 | 第40页 |
| ·附件 NC 代码编译器的开发 | 第40-46页 |
| ·附件 NC 代码编译器需求分析 | 第40-41页 |
| ·正则表达式的运用 | 第41-42页 |
| ·车床附件 NC 代码编译器的实现 | 第42页 |
| ·坐标指令的识别方法 | 第42-43页 |
| ·车床附件 NC 代码的编译流程 | 第43-46页 |
| ·编译器实例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机械部分设计 | 第49-56页 |
| ·机械部分的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 ·附件的适应性设计 | 第50-51页 |
| ·主体结构的设计 | 第51-54页 |
| ·不同机构的检测原理 | 第51页 |
| ·四杆机构的设计 | 第51-52页 |
| ·安装基座的设计 | 第52-53页 |
| ·调节模块的设计 | 第53-54页 |
| ·车床超声检测附件 | 第54页 |
| ·铣床超声检测附件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5 耦合部分的分析与设计 | 第56-63页 |
| ·超声耦合方式简介 | 第56页 |
| ·耦合部件的参数设计 | 第56-58页 |
| ·耦合部件设计 | 第58-59页 |
| ·耦合部件装配图 | 第58-59页 |
| ·耦合实验设计 | 第59-62页 |
| ·耦合回路设计 | 第59-60页 |
| ·具体实验 | 第60-61页 |
| ·实验总结 | 第61-62页 |
| ·机床耦合回路设计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6 附件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63-69页 |
| ·附件控制任务分析及控制原理图设计 | 第63-64页 |
| ·控制系统相关模块介绍 | 第64-65页 |
| ·电机选型 | 第64-65页 |
| ·探伤仪简介 | 第65页 |
| ·数据采集模块简介 | 第65页 |
| ·主控制模块选型 | 第65页 |
| ·控制系统详细设计 | 第65-67页 |
| ·检测与调试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