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页 |
| ·FRP的特点及应用 | 第9-10页 |
| ·FRP-木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FRP加固木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FRP加固木结构的研究趋势 | 第12-13页 |
|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 第13-18页 |
| ·等离子体的特点及分类 | 第13页 |
|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 | 第13-14页 |
| ·低温等离子体对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发展展望 | 第18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 2 试验方法与理论 | 第20-27页 |
| ·实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20-21页 |
| ·空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 第21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对玻璃钢Ⅰ表面的改性作用研究 | 第21-25页 |
| ·失重率的计算 | 第21页 |
| ·AFM扫描 | 第21-22页 |
| ·ATR-FTIR测定 | 第22页 |
| ·XPS测定 | 第22-23页 |
| ·表面接触角的测量及表面自由能的计算 | 第23-25页 |
| ·木材/玻璃钢Ⅰ界面粘接强度测试试验 | 第25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对玻璃钢Ⅱ表面的改性作用研究 | 第25-27页 |
| ·失重率的计算 | 第25页 |
| ·SEM扫描 | 第25页 |
| ·ATR-FTIR测定 | 第25页 |
| ·XPS测定 | 第25-26页 |
| ·表面接触角的测定及表面自由能的计算 | 第26页 |
| ·木材/玻璃钢Ⅱ界面粘接强度测试 | 第26-27页 |
| 3 空气等离子体对玻璃钢Ⅰ表面的改性作用研究 | 第27-44页 |
| ·失重率 | 第27-29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失重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失重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AFM分析 | 第29-30页 |
| ·ATR-FTIR分析 | 第30-31页 |
| ·XPS分析 | 第31-35页 |
| ·表面成分及含量分析 | 第31-32页 |
| ·C1s图谱分析 | 第32-34页 |
| ·O1s图谱分析 | 第34-35页 |
| ·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 | 第35-38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时效性 | 第38-40页 |
| ·木材/玻璃钢Ⅰ界面剪切强度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4 空气等离子体对玻璃钢Ⅱ表面的改性作用研究 | 第44-57页 |
| ·失重率 | 第44-45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玻璃钢Ⅱ失重率的影响 | 第44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玻璃钢Ⅱ失重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SEM分析 | 第45-46页 |
| ·ATR-FTIR分析 | 第46-48页 |
| ·XPS分析 | 第48-49页 |
| ·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 | 第49-52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玻璃钢Ⅱ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对玻璃钢Ⅱ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时效性 | 第52-54页 |
| ·木材/玻璃钢Ⅱ界面剪切强度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