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中的适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9页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第9-11页
1 风险预防原则的基本理论问题第11-15页
   ·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和发展第11-12页
     ·风险预防原则的产生第11页
     ·风险预防原则的发展第11-12页
   ·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含义第12-13页
     ·强风险预防原则与弱风险预防原则第12页
     ·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内容第12-13页
   ·风险预防原则在我国的表达第13-15页
     ·与保护优先原则的一致性第13页
     ·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的区别第13-15页
2 风险预防原则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特殊性第15-19页
   ·大气污染的风险认知第15-16页
     ·风险排序与风险特征第15页
     ·个体特征第15-16页
   ·大气污染防治中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必要前提第16-17页
     ·判断科学不确定性第16页
     ·考虑风险程度第16-17页
   ·风险预防原则在预防大气污染中的法律价值第17-19页
     ·代际公平价值第17页
     ·秩序安全价值第17-18页
     ·人权平等价值第18-19页
3 大气污染防治中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可能与现实第19-25页
   ·国际环境立法中的先例示范第19-20页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体现第19页
     ·在应对臭氧层空洞方面的体现第19-20页
   ·我国部分环境立法中的先行立法尝试第20-22页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20-21页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1-22页
     ·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2页
   ·当下大气污染防治的政府认知第22-25页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22-23页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第23-24页
     ·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24页
     ·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第24-25页
4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中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阻碍因素第25-30页
   ·观念认知落后第25-26页
   ·法律规范局限第26-27页
   ·利益均衡悖论第27页
   ·环境风险阈值第27-28页
   ·传统证据理论第28-29页
   ·监管力度不足第29-30页
5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思考第30-39页
   ·落实公众参与制度第30页
   ·扩展政策环评范围第30-31页
   ·协调各方利益均衡第31-32页
   ·明确风险阈值标准第32-33页
     ·明确环境风险的类型第32页
     ·评估环境风险量度第32-33页
   ·保障风险预防原则的司法适用第33-35页
     ·基于个案法益平衡第33页
     ·证据规则以行为风险性为基础第33-35页
   ·优化行政监管手段第35页
     ·实行多样化监管方式第35页
     ·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第35页
   ·注重市场诱导机制第35-36页
     ·丰富市场调节方式第35-36页
     ·扩宽市场调节渠道第36页
   ·完善配套法律制度第36-39页
     ·环境风险审批制度第36-37页
     ·环境风险补偿制度第37页
     ·环境风险预警预案制度第37-38页
     ·区域联防联控制度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个人简介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产品产地污染防治的政府责任研究
下一篇:基于市场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