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籍法论文--人权的国际保护论文

国际劳工标准执行:多维合作论

论文创新点第1-6页
目录第6-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导论第14-20页
 一、问题的提出——国际劳工标准执行:怎么执行?第14-15页
 二、研究现状第15-18页
 三、理论创新第18-20页
第一章 国际劳工标准执行的缘起与理念第20-45页
 第一节 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的流变第20-30页
  一、世界各国劳工保护立法的概述第20-24页
  二、国际法范畴下的劳工保护第24-26页
  三、国际劳工标准的创立与演变第26-30页
 第二节 核心劳工标准的概念、特征与内涵第30-45页
  一、辨析劳工标准的多种概念第30-33页
  二、核心劳工标准涉及的相关内容第33-38页
  三、核心劳工标准的价值与目标第38-45页
第二章 国际劳工标准执行的维度与范畴第45-57页
 第一节 人权与劳工标准第45-50页
  一、西方人权体系第46页
  二、中国的人权观与实践第46-47页
  三、劳工权利体现人权观念第47-50页
 第二节 国际秩序与劳工标准第50-57页
  一、国际劳工保护是国际秩序的基本要求第50-53页
  二、稳定国际秩序是保护国际劳工权利的条件第53-57页
第三章 国际劳工标准执行的环境与挑战第57-87页
 第一节 国际劳工标准执行的困境第57-60页
  一、机制效力受到质疑第57-58页
  二、会员国采纳率不高第58页
  三、公约的执行得不到有效保护第58-59页
  四、政治色彩浓厚第59-60页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实施的途径第60-71页
  一、一般性程序第60-63页
  二、申诉与控诉程序(Representations and Complaints)第63-69页
  三、结社自由公约的特殊程序第69-71页
  四、思考与探讨第71页
 第三节 贸易协定对劳工标准的影响第71-87页
  一、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的联系第72-73页
  二、将劳工标准引入国际贸易法律的历程第73-82页
  三、贸易协定中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之争第82-87页
第四章 国际劳工标准执行的多维与合作第87-111页
 第一节 国际维度的实践与经验第87-97页
  一、孟加拉国制衣童工案第87-89页
  二、打击巴西的强迫劳动案第89-91页
  三、哥伦比亚特别计划第91-93页
  四、缅甸强迫劳动案第93-97页
 第二节 区域维度的实践与经验第97-102页
  一、美国与他国(地区)签署贸易与投资协议涉及劳工标准问题第97-101页
  二、欧盟的普惠制的实施情况第101-102页
 第三节 基层维度的实践与经验第102-111页
  一、生产守则运动第102-106页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化第106-111页
第五章 国际劳工标准执行的中国化与国际化第111-132页
 第一节 中国劳工标准的实施第111-123页
  一、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成就第112-114页
  二、中国在实施劳工标准所面临的挑战第114-123页
 第二节 中国与国际劳工计划第123-127页
  一、“体面劳动”(中国计划)国别计划第123-125页
  二、在中国实施的相关项目第125-127页
 第三节 与中国相关的涉劳案件第127-128页
  一、“中国彩电”案第127页
  二、美国劳联-产联起诉中国案第127-128页
 第四节 欧盟劳工标准执行之借鉴第128-132页
  一、市场创立社会政策第128-129页
  二、法律规范社会政策第129-130页
  三、社会基金与社会伙伴的作用第130-132页
结论第132-134页
 一、坚持国际劳工组织的主导地位第132页
 二、坚持国际劳工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全面合作第132-133页
 三、坚持国际劳工标准执行的多维合作方向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6页
 一、中文部分第134-140页
 二、英文部分第140-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46-147页
后记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1966年联合国人权两公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