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收获新技术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微藻 | 第10-11页 |
·微藻的收获方法 | 第11-16页 |
·离心法 | 第11-12页 |
·过滤法 | 第12页 |
·重力沉降法 | 第12-13页 |
·气浮法 | 第13页 |
·絮凝法 | 第13-16页 |
·化学絮凝 | 第13-15页 |
·电解絮凝 | 第15页 |
·生物絮凝 | 第15-16页 |
·课题来源、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课题意义 | 第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6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阳离子淀粉絮凝剂(CSF)的制备与表征 | 第18-35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试验原料 | 第18页 |
·试验试剂 | 第18-19页 |
·试验设备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CSF的制备 | 第19页 |
·CSF取代度及反应效率的测定 | 第19-20页 |
·反应效率(RE)的计算 | 第20页 |
·红外光谱(IR) | 第20页 |
·环境扫描电镜(ESEM) | 第20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0-22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20-21页 |
·CSF制备工艺优化设计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4页 |
·CSF制备工艺的单因素探讨 | 第22-27页 |
·不同淀粉种类对CSF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NaOH含量对CSF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醚化剂用量对CSF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体系水含量对CSF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反应时间对CSF取代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6-27页 |
·反应温度对CSF取代度的影响 | 第27页 |
·CSF工艺优化分析 | 第27-32页 |
·响应面模型的的建立与显著性分析 | 第29-30页 |
·交互效应分析 | 第30-32页 |
·CSF取代度优化值及结果验证 | 第32页 |
·原淀粉与CSF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32-34页 |
·原淀粉与CSF的电镜图 | 第32-33页 |
·原淀粉与CSF的红外光谱图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CSF絮凝微藻技术的研究 | 第35-54页 |
·引言 | 第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41页 |
·藻种 | 第35页 |
·微藻培养液 | 第3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41页 |
·微藻培养液的配制 | 第36页 |
·微藻的培养 | 第36-38页 |
·微藻生物质浓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CSF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絮凝试验 | 第39-40页 |
·不含微藻有机物(AOM)的微藻溶液的配置 | 第40页 |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40页 |
·CSF絮凝微藻的安全性评估试验 | 第40页 |
·微藻收获成本计算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CSF絮凝微藻条件的确定 | 第41-45页 |
·搅拌时间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搅拌速度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体系pH值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CSF絮凝微藻相关因素的研究 | 第45-50页 |
·不同取代度的CSF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5页 |
·F/A值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微藻生物质浓度与CSF用量对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微藻有机物(AOM)对CSF絮凝效率的影响 | 第48页 |
·微藻生长周期对CSF絮凝的影响 | 第48-50页 |
·CSF絮凝微藻的安全性评估 | 第50-51页 |
·CSF絮凝微藻的经济性研究 | 第51页 |
·CSF絮凝机理的初步探究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不同微藻收获技术的比较 | 第54-66页 |
·引言 | 第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7页 |
·藻种 | 第54页 |
·微藻培养液 | 第5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4-55页 |
·絮凝剂 | 第55页 |
·试验方法 | 第55-57页 |
·微藻培养液的配制 | 第55页 |
·微藻的培养 | 第55页 |
·微藻生物质浓度的测定 | 第55页 |
·絮凝剂溶液的制备 | 第55-56页 |
·絮凝试验 | 第56页 |
·Zeta电位分析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不同絮凝剂最佳剂量的比较 | 第57-58页 |
·不同絮凝剂沉降时间的比较 | 第58页 |
·体系pH值对不同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58-61页 |
·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浓缩因子的比较 | 第61页 |
·AOM对不同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 第61-64页 |
·絮凝剂的综合比较 | 第64页 |
·不同微藻收获技术的对比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1. 结论 | 第66-67页 |
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