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GIS平台符号库建设及其数据格式转换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地学文件转换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地学符号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结论 | 第10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5 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及GIS二次开发 | 第13-22页 |
§2.1 开发语言 | 第13页 |
§2.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 第13-17页 |
§2.2.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 第13-14页 |
§2.2.2 GIS空间数据特征 | 第14-15页 |
§2.2.3 GIS空间数据模型 | 第15-17页 |
§2.2.4 GIS空间数据结构 | 第17页 |
§2.3 GIS及其二次开发 | 第17-21页 |
§2.3.1 MapGIS及其二次开发 | 第17-19页 |
§2.3.2 ArcGIS及其二次开发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地学数据文件格式跨平台转换系统 | 第22-39页 |
§3.1 MapGIS的数据组织 | 第22-25页 |
§3.1.1 空间实体及其数据组织 | 第23-24页 |
§3.1.2 MapGIS文件的存储机制 | 第24页 |
§3.1.3 MapGIS源数据格式 | 第24-25页 |
§3.2 ArcGIS的数据组织 | 第25-26页 |
§3.2.1 ArcGIS文件的存储机制 | 第25-26页 |
§3.2.2 ArcGIS目标数据格式 | 第26页 |
§3.3 地学数据文件转换 | 第26-34页 |
§3.3.1 整体转换框架 | 第26-28页 |
§3.3.2 点文件转换 | 第28-30页 |
§3.3.3 线文件转换 | 第30页 |
§3.3.4 面文件转换 | 第30-31页 |
§3.3.5 注记文件转换 | 第31-32页 |
§3.3.6 工程文件转换 | 第32-33页 |
§3.3.7 CMYK向RGB转换 | 第33-34页 |
§3.4 转换成果 | 第34-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地学符号库跨平台转换系统 | 第39-55页 |
§4.1 地学符号基础及符号存储文件 | 第39-46页 |
§4.1.1 地学符号基础 | 第39页 |
§4.1.2 Slib符号库 | 第39-40页 |
§4.1.3 XML文件 | 第40页 |
§4.1.4 TTX文本文件 | 第40-42页 |
§4.1.5 TrueType字体 | 第42-43页 |
§4.1.6 EMF矢量图片 | 第43-44页 |
§4.1.7 Style符号库 | 第44-45页 |
§4.1.8 符号库转换模块图 | 第45-46页 |
§4.2 MapGIS符号读取 | 第46-49页 |
§4.3 ArcGIS符号化 | 第49-51页 |
§4.3.1 点符号的绘制 | 第50-51页 |
§4.3.2 线符号的绘制 | 第51页 |
§4.3.3 面符号的绘制 | 第51页 |
§4.4 转换成果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地学符号数据库建设 | 第55-59页 |
§5.1 基于原图设计符号库 | 第55-56页 |
§5.2 基于标准设计符号库 | 第56-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59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