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宁杭城市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关于创新内涵及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第11-13页
  (二)关于创新能力评价及指标体系的研究第13-15页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5-17页
  (一)研究目标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三)创新之处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二章 “创新”及“区域创新”的理论阐释第19-29页
 第一节 熊彼特创新理论第19-22页
  (一)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第19页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第19-20页
  (三)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贡献第20-22页
  (四)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不足第22页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第22-28页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第22-23页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第23-25页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第25-26页
  (四)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和特征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宁杭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及对比分析第29-43页
 第一节 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9-33页
  (一)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9-30页
  (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成第30-33页
 第二节 宁杭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对比分析第33-42页
  (一)宁杭创新投入能力对比分析第33-35页
  (二)宁杭创新产出能力对比分析第35-39页
  (三)宁杭创新支撑能力对比分析第39-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宁杭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及对比分析第43-63页
 第一节 模型简介第43-46页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第43页
  (二)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第43-44页
  (三)因子载荷矩阵的求解第44-45页
  (四)因子得分第45-46页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运行结果第46-57页
  (一)数据来源第46页
  (二)因子分析运行结果第46-57页
 第三节 结果分析及相应结论第57-62页
  (一)宁杭创新能力对比分析第57-58页
  (二)宁杭主成分因子对比分析第58页
  (三)宁杭创新模式对比分析第58-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宁杭城市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及对策第63-71页
 第一节 宁杭城市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第63-66页
  (一)“经济发展模式”因素第63页
  (二)“创新能力形成”因素第63-64页
  (三)“创新制度”因素第64-65页
  (四)“文化”因素第65-66页
 第二节 提升南京城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第66-69页
  (一)明确政府定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第66-67页
  (二)提高创新意识,加大原创投入力度第67页
  (三)强化中介组织的纽带作用,盘活整个创新链条第67-68页
  (四)加强创新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第68-69页
  (五)突出大学及科研院所在创新环节中的作用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研究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美国政治极化新发展研究--以奥巴马执政以来的美国政治为中心
下一篇:江苏城镇化融资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