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直肠内脱垂疗效系统评价及中医证候的量化研究
| 提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第一部分 直肠内脱垂理论研究 | 第15-29页 |
| 1.祖国医学对直肠内脱垂的认识 | 第15-19页 |
| ·便秘的病名 | 第15页 |
| ·便秘的病因病机 | 第15-18页 |
| ·便秘的分类 | 第18-19页 |
| 2.现代医学对直肠内脱垂的认识 | 第19-27页 |
| ·发病机制 | 第19-23页 |
| ·直肠内脱垂的分类[1] | 第23页 |
| ·直肠内脱垂的诊断 | 第23-25页 |
| ·直肠内脱垂的治疗 | 第25-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 第二部分 中医证候量化研究进展 | 第29-39页 |
| 1.无监督数据分析法 | 第29-34页 |
| ·聚类分析 | 第30-31页 |
| ·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 第31-32页 |
| ·判别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32-33页 |
| ·结构方程模型 | 第33页 |
| ·隐结构模型 | 第33-34页 |
| 2.数据挖掘技术[3] | 第34-35页 |
| ·粗糙集理论 | 第34页 |
| ·模糊数学 | 第34页 |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34-35页 |
| 3.其他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第三部分 中医药治疗直肠内脱垂疗效的系统评价 | 第39-50页 |
| 1.资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 ·文献资料来源 | 第39页 |
| ·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 | 第39页 |
| ·质量评价与资料提取 | 第39-40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0页 |
| 2 结果 | 第40-45页 |
| ·文献检索结果 | 第40页 |
|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第40-41页 |
| ·文献质量评价见表 2 | 第41页 |
| ·疗效评价 | 第41-45页 |
| 3 讨论 | 第45-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第四部分 直肠内脱垂中医证候的量化研究 | 第50-62页 |
| 1.研究内容 | 第50-51页 |
| ·资料来源 | 第50-51页 |
| 2.研究方法 | 第51页 |
| 3.研究结果 | 第51-58页 |
| ·一般资料及辩证分析 | 第51-52页 |
| ·数据库建立及分析 | 第52-56页 |
| ·证候类型分析 | 第56-58页 |
| 4.讨论 | 第58-62页 |
| ·统计方法的选择 | 第58-59页 |
| ·直肠内脱垂病因病机探讨 | 第59-60页 |
| ·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所得的三个证型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查新报告 | 第72-79页 |
| 详细摘要 | 第79-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