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斜度井套管安全下入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2页 |
| ·套管柱摩阻扭矩模型的建立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套管柱摩阻扭矩模型的求解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套管安全下入可通过的最大井眼极限曲率 | 第14-16页 |
| ·套管柱强度设计理论与方法 | 第16-17页 |
| ·套管柱强度校核研究 | 第17-19页 |
| ·大斜度井套管下入常用技术 | 第19-22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大斜度井套管下入过程力学分析 | 第24-41页 |
| ·加扶正器条件下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24-39页 |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5页 |
| ·纵横弯曲梁分析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25-36页 |
| ·刚杆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36-38页 |
| ·软绳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38-39页 |
| ·未加扶正器条件下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9页 |
| ·屈曲对管柱摩阻扭矩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管柱屈曲时的临界载荷 | 第39-40页 |
| ·管柱屈曲时引起的附加接触力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大斜度井套管安全下入极限曲率研究 | 第41-47页 |
| ·旋转下套管作业弯曲单元最大应力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 ·旋转下套管作业套管顺利通过的最大井眼曲率的确定 | 第44-46页 |
| ·套管管体发生屈曲时极限曲率计算 | 第44页 |
| ·套管接箍处发生破坏时极限曲率计算 | 第44-45页 |
| ·套管螺纹密封失效时的极限曲率计算 | 第45-46页 |
| ·极限曲率的优化计算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大斜度井套管漂浮接箍安放位置的优化 | 第47-50页 |
| ·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 ·漂浮接箍安放位置的优化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大斜度井套管强度校核 | 第50-59页 |
| ·外挤载荷及强度安全条件 | 第50-55页 |
| ·组合载荷下的抗外挤强度计算 | 第50-54页 |
| ·有效外挤压力计算 | 第54-55页 |
| ·强度安全条件 | 第55页 |
| ·内压载荷及强度安全条件 | 第55-57页 |
| ·组合载荷下的抗内压强度计算 | 第55-56页 |
| ·有效内压力计算 | 第56-57页 |
| ·强度安全条件 | 第57页 |
| ·轴向载荷及强度安全条件 | 第57-58页 |
| ·组合载荷下的抗拉强度计算 | 第57-58页 |
| ·有效轴向拉力计算 | 第58页 |
| ·强度安全条件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大斜度井套管最大延伸能力预测 | 第59-63页 |
| ·摩阻扭矩条件下套管最大延伸能力计算 | 第59页 |
| ·最大抗拉条件下套管最大延伸能力计算 | 第59-60页 |
| ·最大抗外挤条件下套管最大延伸能力计算 | 第60-61页 |
| ·最大抗内压条件下套管最大延伸能力计算 | 第61-62页 |
| ·套管最大延伸能力优化计算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大斜度井套管安全下入分析软件的编制 | 第63-80页 |
| ·软件的功能模块 | 第63页 |
| ·功能模块的流程图与界面 | 第63-70页 |
| ·软件的特点 | 第70页 |
| ·实例计算与分析 | 第70-79页 |
| ·算例 1 | 第71-75页 |
| ·算例 2 | 第75-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