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4页 |
| 引言 | 第14-21页 |
| 1 MHC 基因的遗传特性 | 第14-15页 |
| ·MHC 基因的多态性 | 第14页 |
| ·MHC 基因的连锁不平衡性 | 第14-15页 |
| ·MHC 基因的单体型遗传方式 | 第15页 |
| 2 MHC I 类分子的蛋白结构及功能 | 第15页 |
| ·MHC I 类分子结构 | 第15页 |
| ·MHC I 类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15页 |
| 3 MHC α基因及β2m 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 第15-18页 |
| ·MHC α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 第16-17页 |
| ·β2m 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 第17页 |
| ·病原感染后 MHC α基因及β2m 基因表达分析 | 第17-18页 |
| 4 MHC 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MHC I 基因多态性和抗病力相关性研究 | 第18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种群生存力评估 | 第18-19页 |
| 5 论文的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第一章 尼罗罗非鱼 MHC α全长 cDNA 的克隆、多态性及组织表达特征 | 第21-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实验取材 | 第22页 |
|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 | 第22-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30页 |
| ·鳃组织总 RNA 的提取 | 第23-24页 |
| ·尼罗罗非鱼 cDNA 模板的制备 | 第24-26页 |
| ·引物设计 | 第26-27页 |
| ·尼罗罗非鱼 MHC α cDNA 全序列的克隆 | 第27-28页 |
|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第28-29页 |
| ·PCR 纯化产物与载体的连接 | 第29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9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9-30页 |
| ·阳性菌落的 PCR 检测及测序 | 第30页 |
| ·MHC α cDNA 多态性分析 | 第30页 |
| ·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30-31页 |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标曲质粒模板构建 | 第31页 |
| ·内参基因筛选 | 第31-32页 |
| ·MHC α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32页 |
| 2. 结果 | 第32-45页 |
| ·尼罗罗非鱼鳃组织总 RNA 的提取 | 第32-33页 |
| ·MHC α基因全长 cDNA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3-38页 |
| ·MHC α cDNA 多态性分析 | 第38页 |
| ·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的标准曲线 | 第38页 |
| ·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的扩增曲线 | 第38-40页 |
| ·内参基因和目的基因的溶解曲线 | 第40-41页 |
| ·内参基因筛选 | 第41-44页 |
| ·MHC α mRNA 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44-45页 |
| 3. 讨论 | 第45-48页 |
| 第二章 尼罗罗非鱼β2m 基因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 第48-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 ·实验动物 | 第48页 |
| ·引物设计 | 第48-49页 |
| ·尼罗罗非鱼总 RNA 的提取 | 第49页 |
|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49页 |
| ·β2m cDNA 的克隆 | 第49-50页 |
| ·β2m cDNA 多态性分析 | 第50页 |
| ·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50页 |
| ·β2m 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50-51页 |
| 2.结果 | 第51-56页 |
| ·β2m 基因全长 cDNA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1-52页 |
| ·β2m cDNA 多态性分析 | 第52-55页 |
| ·β2m mRNA 的组织表达分析 | 第55页 |
| ·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尼罗罗非鱼β2m mRNA 表达量的变化 | 第55-56页 |
| 3 讨论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