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坡地绿化景观建设研究--以乌鲁木齐小绿谷水景公园坡地绿化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公园坡地绿化景观建设研究的背景、依据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目的与重点 | 第7-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公园坡地绿化景观建设研究方法与对象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公园坡地绿化景观建设研究的内容 | 第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第2章 国内外坡地绿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国内外坡地绿化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国内坡地绿化发展 | 第11-13页 |
·国外坡地绿化发展 | 第13页 |
·国内外坡地绿化建设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几个主要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第15-17页 |
·坡地与地形 | 第15页 |
·景观与坡地环境 | 第15-16页 |
·坡地绿化景观 | 第16-17页 |
第3章 公园坡地环境要素的基本属性 | 第17-36页 |
·坡地的地貌类型特征 | 第17-23页 |
·凸地形 | 第18-19页 |
·山脊 | 第19-20页 |
·凹地形 | 第20-21页 |
·谷地 | 第21-22页 |
·边坡 | 第22-23页 |
·复合地形 | 第23页 |
·地形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功能作用 | 第23-25页 |
·装饰环境,丰富园景 | 第23页 |
·屏蔽障碍,视线控制 | 第23-24页 |
·营造氛围,心理体验 | 第24页 |
·创造空间,分隔空间 | 第24页 |
·改善气候,节约能量 | 第24-25页 |
·节约成本,经济投资 | 第25页 |
·对坡地其他环境要素与地形关系的研究 | 第25-31页 |
·气候因子 | 第25-28页 |
·土壤 | 第28-29页 |
·植物 | 第29-31页 |
·坡地从生态角度对植物的影响 | 第31-32页 |
·坡地决定植物丰富度 | 第31-32页 |
·坡地影响植物分布 | 第32页 |
·坡地绿化所形成的空间效果 | 第32-36页 |
·开敞空间 | 第33页 |
·半开敞空间 | 第33-34页 |
·覆盖空间 | 第34页 |
·完全封闭空间 | 第34-36页 |
第4章 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公园坡地绿化方法及策略 | 第36-55页 |
·干旱半干旱地区坡地绿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36-37页 |
·优化生态环境 | 第36页 |
·创造景观美感 | 第36页 |
·技术稳定坡地 | 第36-37页 |
·体现山水文化 | 第37页 |
·干旱半干旱地区坡地绿化的方法 | 第37-51页 |
·坡地绿化中植物的选择 | 第38-40页 |
·坡地绿化中植物的配置 | 第40-47页 |
·坡地绿化及对坡地加固处理的方法 | 第47-51页 |
·坡地绿化与其他环境要素的协调统一 | 第51-55页 |
·建筑 | 第51-52页 |
·道路 | 第52页 |
·水体 | 第52-53页 |
·其他人工设施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