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秆皮纤维形态结构与性能差别化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棉秆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2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第12-17页 |
·实验原料准备 | 第12页 |
·实验所用试剂、仪器与设备 | 第12-13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12-13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3页 |
·棉秆皮纤维的性能测试方法 | 第13-15页 |
·长度 | 第13页 |
·细度 | 第13-14页 |
·可挠度 | 第14页 |
·残胶率 | 第14页 |
·失重率 | 第14页 |
·白度 | 第14页 |
·拉伸性能测试 | 第14-15页 |
·扫描电镜 | 第15页 |
·测试结果分析方法 | 第15-17页 |
·分析步骤 | 第15-16页 |
·交互作用的判断 | 第16-17页 |
3 硫酸溶液处理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 第17-24页 |
·原棉秆皮纤维的性能 | 第17页 |
·硫酸处理单因素实验 | 第17-20页 |
·硫酸浓度的确定 | 第17-18页 |
·处理时间的确定 | 第18-19页 |
·处理温度的确定 | 第19-20页 |
·硫酸处理条件优化 | 第20-23页 |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20-2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4 漂白处理及其对棉秆皮纤维性能的影响 | 第24-45页 |
·保险粉漂白 | 第24-27页 |
·保险粉漂白机理 | 第24页 |
·保险粉漂白参数分析 | 第24页 |
·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保险粉漂白的单因素实验及分析 | 第25-27页 |
·保险粉漂白条件的优化 | 第27-31页 |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双氧水漂白 | 第31-36页 |
·双氧水漂白机理 | 第31-32页 |
·双氧水漂白的参数分析 | 第32页 |
·工艺流程 | 第32页 |
·双氧水漂白的单因素实验及分析 | 第32-36页 |
·双氧水漂白条件的优化 | 第36-42页 |
·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36-3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保险粉/双氧水联合漂白 | 第42-43页 |
·工艺流程 | 第42页 |
·漂白工艺的确定 | 第42-43页 |
·结果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5 棉秆皮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形态结构比较 | 第45-65页 |
·处理后棉秆皮纤维的性能 | 第45-46页 |
·棉秆皮纤维的细度分布 | 第46-49页 |
·测试方案 | 第46页 |
·纤维细度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6-49页 |
·纤维细度的平均值 | 第49页 |
·纤维长度的分布 | 第49-59页 |
·长度分布的测试方法 | 第50页 |
·纤维长度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0-59页 |
·棉秆皮纤维的外观形态 | 第59-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结论 | 第65-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不足之处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表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