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选题背景及其实际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低速电机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电磁减速式低速永磁电动机的发展状况 | 第14页 |
·低速永磁电动机的自起动能力 | 第14-15页 |
·低速电机磁场的有限元分析及转矩的计算 | 第15-16页 |
·电机及调速系统低速运行的研究 | 第16页 |
·石油开采领域对低速电机的要求及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课题的前期工作 | 第18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工作内容 | 第18-21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低速永磁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磁场与转矩的计算分析 | 第21-47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低速永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减速比 | 第22-23页 |
·低速永磁电动机的转矩产生机理 | 第23-35页 |
·低速永磁电动机的传统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转矩产生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25-35页 |
·磁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35-38页 |
·电流区域标量磁位的处理 | 第35-36页 |
·三维静态磁场分析 | 第36-37页 |
·气隙层区域的剖分 | 第37-38页 |
·气隙单元磁密B的计算结果 | 第38页 |
·基于三维磁场计算的转矩特性分析 | 第38-46页 |
·电磁转矩的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转矩影响因素及转矩特性 | 第41-44页 |
·转矩随电流相位及转子位置变化的规律 | 第44-45页 |
·堵转转矩变化规律的分析 | 第45页 |
·转矩与转子位置的关系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三维磁场及转矩计算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47-57页 |
·引言 | 第47页 |
·转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47-49页 |
·计算对象 | 第47页 |
·转矩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7-48页 |
·轴向截面上单元磁密沿园周向展开 | 第48-49页 |
·计算参数的选择对转矩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49-55页 |
·对计算参数的总体描述 | 第49页 |
·轴向剖分单元类型及密度 | 第49-50页 |
·转矩分段计算的轴向分段数 | 第50-51页 |
·磁力线穿越铁心叠片间的绝缘层 | 第51-52页 |
·气隙区域径向及切向剖分参数 | 第52-55页 |
·麦克斯韦应力法不同计算路径对转矩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计算路径及计算点 | 第55页 |
·不同计算路径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低速永磁电动机设计参数对转矩影响的研究 | 第57-64页 |
·引言 | 第57页 |
·典型结构及磁场分布特点 | 第57-58页 |
·典型结构 | 第57页 |
·磁场分布特点 | 第57-58页 |
·主要设计参数对转矩的影响 | 第58-62页 |
·气隙大小对转矩的影响 | 第58-59页 |
·永磁体厚度对转矩的影响 | 第59-62页 |
·电枢电流对转矩的影响 | 第62页 |
·改变永磁体矫顽力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基于三维磁场计算的永磁电动机的动态分析 | 第64-71页 |
·引言 | 第64页 |
·起动过程仿真对象与步骤 | 第64-65页 |
·仿真计算的对象 | 第64页 |
·仿真计算步骤 | 第64-65页 |
·转矩特性曲线数据处理 | 第65页 |
·基于三维磁场计算的动态仿真分析 | 第65-68页 |
·常用的动态仿真计算法简介 | 第65-67页 |
·简化的三维磁场有限元起动过程仿真计算法 | 第67-68页 |
·起动过程的影响因素和自起动的条件 | 第68-69页 |
·起动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68-69页 |
·牵入同步并自起动的条件和机理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低速永磁电动机的实验研究 | 第71-75页 |
·实测研究 | 第71-73页 |
·实测手段 | 第71-72页 |
·实测结果及其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5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附录一 电磁减速式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实验参数 | 第81-85页 |
附1.1 绕组接法布置图 | 第81页 |
附1.2 电机模型一 | 第81-82页 |
附1.2.1 主要参数的设计、测绘值 | 第81-82页 |
附1.2.2 实测结果数据表 | 第82页 |
附1.3 电机模型二 | 第82-84页 |
附1.3.1 主要参数设计值 | 第82-83页 |
附1.3.2 电机实测温度-电阻曲线图 | 第83-84页 |
附1.4 测量仪器 | 第84-85页 |
附录二 基于节点的3D-FEM标量磁位法基本原理 | 第85-87页 |
附2.1 矢量磁位法和标量磁位法 | 第85页 |
附2.2 电流区域标量磁位的处理 | 第85-8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