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中国小说修辞模式的嬗变--从宋元话本到五四小说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引言第13-17页
第一章 小说修辞:一个有待标示的经验空间第17-36页
 第一节 由小说叙事学到小说修辞学第17-25页
 第二节 小说研究中的宏观修辞与微观修辞第25-27页
 第三节 本论文的理论构成与研究思路的展开第27-36页
第二章 中国古代小说的两个传统与两个主导修辞模式第36-64页
 第一节 在唐传奇的“背后”第36-40页
 第二节 中国古典小说修辞的“言语”模式与“书志”模式第40-46页
 第三节 宋、元话本:“言语”修辞模式的成型第46-57页
 第四节 “说话人虚拟修辞”惯性下的明清、章回小说第57-64页
第三章 中国近代小说修辞的多向突破第64-106页
 第一节 近代小说文本构成发展的三个方向第64-76页
 第二节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与他组织的一次活动第76-79页
 第三节 “蝉蜕”之迹——“四大谴责小说”的文本构成第79-94页
 第四节 小说修辞模式现代转型中的苏曼殊第94-106页
第四章 现代小说修辞模式的建立(上)——兼论五四小说的诗性修辞第106-144页
 第一节 “浪漫主义”:古今与中外第106-111页
 第二节 五四小说的浪漫倾向及诗性修辞的限度第111-119页
 第三节 “写”与“做”: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现代小说修辞意识的自觉第119-127页
 第四节 短篇小说的兴起与现代小说时空意识第127-138页
 第五节 个案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色彩修辞第138-144页
第五章 现代小说修辞模式的建立(下)第144-178页
 第一节 艰难的“命名”: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五四写实小说的修辞困境第146-158页
 第二节 “推倒”与“建设”——“现实主义”修辞成规的初步形成第158-170页
 第三节 “说话人”的“幽灵”——代结束语第170-178页
附录:第178-207页
 一、古典修辞学及其社会、文化品格第178-182页
 二、新修辞学的理论走向第182-188页
 三、布斯小说修辞理论的贡献与局限第188-193页
 四、新旧修辞理论为小说修辞研究提供的理论可能第193-199页
 五、小说修辞伦理与叙事伦理第199-207页
参考文献第207-212页
致谢第212-214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14-21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综合格局中的战国策派
下一篇: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分析--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