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

选择性双重本体论--重新思考基辛格外交思想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8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第13-16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6-32页
 三、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32-36页
 四、本文的创新与局限第36-38页
第二章 基辛格外交思想的现实主义定位及其检验第38-93页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主要范式第39-55页
  一、现实主义的三种不同含义第40-42页
  二、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范式及其非对称性第42-47页
  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遭遇的道德评判及其反击第47-55页
 第二节 基辛格外交思想的现实主义定位及其说服力第55-63页
  一、基于政党政治的道德评判第55-59页
  二、基于苦难的人生经历第59页
  三、基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表面特征第59-63页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理论硬核第63-68页
  一、现实主义的本体论第63-65页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说第65-68页
 第四节 基辛格外交思想既有定位的检验第68-87页
  一、单一国家假说的检验第69-74页
  二、理性国家假说的检验第74-87页
 小结第87-93页
第三章 基辛格外交思想再定位第93-133页
 第一节 基辛格外交思想与建构主义的联系第93-108页
  一、在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第95-103页
  二、基辛格外交思想与建构主义的相似观点第103-108页
 第二节 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选择性双重本体论第108-124页
  一、基辛格外交思想的特殊性第109-111页
  二、国际关系理论的进化特性:适应人类技术现实第111-115页
  三、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选择性双重本体论第115-124页
 第三节 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有机体系第124-130页
  一、(国际)外交思想关键:建构对方意识第124-126页
  二、(国内)外交决策关键:实现自己意志第126-130页
 小结第130-133页
第四章 基辛格外交思想实践:不变的本质第133-169页
 第一节 对苏战略不变的本质第134-154页
  一、“有限战争”战略的本质:建构新的游戏规则第135-141页
  二、缓和政策的本质:驯良革命国家第141-154页
 第二节 对华战略不变的本质第154-161页
  一、中国的双重身份:五千年的中国还是现实的中国第154-156页
  二、归纳中国的价值观基因第156-159页
  三、验证中国的价值观基因第159-161页
 第三节 越南战争的本质:人心之争第161-166页
  一、越南之内的人心之争第161-165页
  二、越南之外的人心之争第165-166页
 小结第166-169页
第五章 基辛格外交思想溯源:时代、人生、学术第169-204页
 第一节 时代背景:被忽略的技术现实第169-178页
  一、物质权力的瓶颈:核武器第169-172页
  二、意识流动的通衢:现代交通、通讯、媒体第172-175页
  三、现代社会的脆弱性与相互依存第175-178页
 第二节 人生经历:被臆测的人性观第178-193页
  一、德国(1923-1938):童年时代并非只有黑暗第179-185页
  二、纽约(1938-1943):“移民生活”而非“难民生活”第185-189页
  三、两位老师:性格特征与价值观共性第189-193页
 第三节 学术偏好:被误读的哲学观第193-202页
  一、被遗漏的康德第193-197页
  二、被标签化的梅特涅第197-202页
 小结第202-204页
结论第204-210页
访谈者名单及简介第210-214页
参考文献第214-229页
后记第229-232页

论文共2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城区杂草群落分布格局及其对生境异质化的响应
下一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多元城市网络与价值空间分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