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kW五缸钻井泵空气包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石油钻机和钻井泵国内外技术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钻机和钻井泵技术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钻机和钻井泵技术现状 | 第16-18页 |
·石油钻机和钻井泵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课题的目的 | 第19-2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钻井泵的水力学特性 | 第22-33页 |
·钻井泵的运动特性 | 第22-24页 |
·钻井泵的瞬时排量 | 第24-29页 |
·影响钻井泵实际瞬时流量的因素 | 第24-25页 |
·五缸钻井泵的瞬时流量 | 第25-29页 |
·关于曲柄连杆比λ的讨论 | 第29-32页 |
·λ值对运动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λ值对泵瞬时流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空气包动力学分析 | 第33-45页 |
·排出空气包数学模型分析 | 第33-35页 |
·排出空气包后管路流量动态特性 | 第35-37页 |
·建立动态方程 | 第35-37页 |
·动态方程的求解 | 第37页 |
·空气包内液体压力变化徽分方程 | 第37-40页 |
·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空气包体积设计 | 第45-52页 |
·临界连杆比计算 | 第45-47页 |
·空气包剩余液量的计算 | 第47-48页 |
·空气包容积计算 | 第48-50页 |
·空气包总成模型建立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空气包的有限元分析 | 第52-63页 |
·排出空气包的结构特点及工况 | 第52页 |
·压力分析法 | 第52-53页 |
·空气包应力有限元分析 | 第53-55页 |
·空气包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网格划分 | 第53-55页 |
·边界条件及载荷条件 | 第55页 |
·分析结果 | 第55-57页 |
·计算结果判定 | 第57-58页 |
·判定准则 | 第57-58页 |
·判定 | 第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空气包壳体的结构优化 | 第58-59页 |
·空气包模态分析 | 第59-62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 第59页 |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59-60页 |
·空气包模态分析模型 | 第60页 |
·空气包模态分析结果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