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计算机软件可专利性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及其保护模式第11-18页
 (一) 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第11页
 (二) 计算机软件的特点第11-12页
  1. 计算机软件的双重属性第11页
  2. 计算机软件价值高、容易被复制第11-12页
 (三) 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第12-14页
  1. 版权保护的优势第12-13页
  2. 版权保护的不足第13-14页
 (四)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第14-18页
  1. 美国对软件的专利保护第14-15页
  2. 欧盟关于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第15-16页
  3. 我国关于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第16页
  4. 欧美关于软件专利的态度对中国的启示第16-18页
二、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第18-23页
 (一) 专利权客体第18-19页
  1. 发明与技术方案第18-19页
  2.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第19页
 (二) 计算机软件本身的可专利性第19-23页
  1. 软件构成技术方案第19-20页
  2. 软件不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第20-21页
  3. 产品还是方法第21-23页
三、计算机软件实质性授权条件第23-28页
 (一) 实用性第23页
 (二) 新颖性第23-25页
  1. 现有技术第23-25页
  2. 判断现有技术的“瓶颈”第25页
  3. 解决办法第25页
 (三) 创造性第25-28页
  1. 美国的创造性审查标准第26页
  2. 欧洲的创造性审查标准第26-27页
  3. 创造性审查要点第27-28页
四、完善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建议第28-32页
 (一) 承认软件本身的可专利性第28页
 (二) 采取宽入严出的审查策略第28-29页
 (三) 缩短软件专利的保护和审查期限第29-30页
 (四) 扩大产品的涵义第30页
 (五) 公开源代码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损害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研究
下一篇:公职人员的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