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16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合肥市房地产调控对市场的影响 | 第17-28页 |
·2010 年后合肥市房地产调控现状 | 第17-25页 |
·合肥市房地产调控政策 | 第17-19页 |
·合肥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合肥市现阶段房地产调控后出现的问题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合肥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机制分析 | 第28-47页 |
·房地产调控的土地政策 | 第28-36页 |
·土地政策的调控方式 | 第28-30页 |
·土地政策的作用机制 | 第30-34页 |
·房地产调控土地政策的弊端 | 第34-36页 |
·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 | 第36-41页 |
·货币政策调控的方法 | 第37-38页 |
·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 第38-39页 |
·房地产调控货币政策的弊端 | 第39-41页 |
·房地产调控的财政政策 | 第41-44页 |
·财政政策的调控的种类 | 第41-42页 |
·财政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第42-43页 |
·房地产调控财政政策的出现的问题 | 第43-44页 |
·房地产调控的行政政策 | 第44-46页 |
·“限购令”政策 | 第44-45页 |
·住宅商品房预售制度 | 第45页 |
·住房公积金政策 | 第45页 |
·保障性住房政策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合肥市房地产调控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57页 |
·合肥市房地产调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相关性分析研究的方法 | 第47页 |
·相关性分析指标的选取 | 第47-48页 |
·分析的结果 | 第48-49页 |
·合肥市住宅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9-56页 |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49页 |
·主成分分析过程 | 第49-53页 |
·主成分回归过程 | 第53-55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调控的经验 | 第57-65页 |
·德国模式 | 第57-59页 |
·德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 | 第57-58页 |
·德国宏观调控模式的优越性 | 第58-59页 |
·德国宏观调控模式的局限性 | 第59页 |
·韩国模式 | 第59-63页 |
·韩国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 | 第59-62页 |
·韩国宏观调控模式的优越性 | 第62页 |
·韩国宏观调控模式的局限性 | 第62-63页 |
·新加坡模式 | 第63-64页 |
·新加坡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 | 第63-64页 |
·新加坡宏观调控模式的优越性 | 第64页 |
·新加坡宏观调控模式的局限性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合肥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建议 | 第65-74页 |
·调控政策的改进方向 | 第65-67页 |
·注重市场化原则,减少行政干预 | 第65-66页 |
·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前瞻性 | 第66页 |
·注重房地产数据收集以及准确性 | 第66-67页 |
·合肥房未来地产调控政策的建议 | 第67-73页 |
·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 | 第67-68页 |
·完善银行信贷政策,加强市场引导 | 第68-69页 |
·减少交易环节税费,加大持有环节成本 | 第69-70页 |
·避免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增强行政调控的辅助效果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附录 A 2005-2013 年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年度数据 | 第77-81页 |
附录 B 2010-2013 年合肥市房地产市场月度销售数据 | 第81-84页 |
附录 C 数据分析相关参数值 | 第84-89页 |
附录 D 2010 年后主要房地产调控政策 | 第89-92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92-93页 |
作者简介 | 第93页 |
发表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