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引言 | 第9-10页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述 | 第10-11页 |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介绍 | 第11-13页 |
·工作原理简介 | 第11-12页 |
·电解液 | 第12-13页 |
·电解质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企业和产能 | 第13-14页 |
·六氟磷酸锂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六氟磷酸锂的性质 | 第14-15页 |
·六氟磷酸锂的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课题研究目标及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6页 |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 | 第20-21页 |
·物性参数 | 第21-22页 |
·过程原理 | 第22页 |
·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产物表征和检测 | 第23-26页 |
·六氟磷酸锂 | 第23-2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25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页 |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第25页 |
·原子吸收光谱 | 第25页 |
·电导率的测定 | 第25页 |
·过程收率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和法制备吡啶六氟磷酸 | 第26-33页 |
·过程原理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稀释对象及加料顺序的选择 | 第26页 |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26-27页 |
·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27页 |
·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配料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乙醇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吡啶六氟磷酸的表征 | 第30-32页 |
·红外表征 | 第30-31页 |
·核磁共振氢谱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锂交换法制备吡啶六氟磷酸锂 | 第33-38页 |
·过程原理和制备方法 | 第33页 |
·溶剂乙醇的作用 | 第33-34页 |
·各因素对吡啶六氟磷酸锂收率影响 | 第34-36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4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配料比的影响 | 第35-36页 |
·乙醇用量的影响 | 第36页 |
·吡啶六氟磷酸锂的表征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和表征 | 第38-44页 |
·过程原理和制备方法 | 第38页 |
·各因素对产物六氟磷酸锂收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9-40页 |
·配料比的影响 | 第40页 |
·溶剂用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产物六氟磷酸锂的表征 | 第41-4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43页 |
·原子吸收光谱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产品六氟磷酸锂的性能测试 | 第44-51页 |
·LiPF_6锂盐浓度对电解液电导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基电解液溶剂配比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EC、PC基电解液溶剂配比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测定 | 第45-46页 |
·自制电解液电导率 | 第46-47页 |
·样品LiPF_6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 第47-50页 |
·组装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组装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 第48-49页 |
·组装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效率测试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