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绿色新政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目录第9-17页
1 引论第17-29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8-24页
     ·利用IPAT方程对绿色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第18-19页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发展与研究第19-24页
   ·研究思路第24-27页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创新点第27-29页
     ·本文的主要观点第27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27-29页
2 绿色经济概论第29-47页
   ·绿色经济的内涵第29-31页
     ·绿色经济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第29-30页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关系第30-31页
   ·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31-37页
     ·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第31-33页
     ·脱钩理论第33-36页
     ·脱钩理论与库兹涅茨曲线的关系第36-37页
   ·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第37-47页
     ·绿色能源第38-40页
     ·绿色建筑第40-43页
     ·绿色交通第43-44页
     ·绿色工业第44-47页
3 全球“绿色新政”浪潮及绿色国际制度创新第47-67页
   ·全球“绿色新政”浪潮第47-53页
     ·全球“绿色新政”提出的背景第47-48页
     ·全球“绿色新政”的主要内容第48-49页
     ·OECD主要国家(地区)对“绿色新政”的呼应及实施概况第49-53页
   ·“绿色新政”的核心任务第53-55页
     ·减少碳依赖度的重要性第53-55页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第55页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第55-57页
   ·全球绿色国际制度框架体制及其发展创新第57-67页
     ·当前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制度框架综述第57-60页
     ·绿色新政下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创新第60-67页
4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第67-92页
   ·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概况分析第67-73页
     ·理论准备第67页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第67-69页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脱钩分析第69-71页
     ·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脱钩分析第71-73页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概述第73页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3-92页
     ·理论准备第73-75页
     ·基于IPAT扩展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75-82页
     ·基于STIRPAT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分析第82-88页
     ·中国“十二五”期间绿色经济发展主要任务第88-92页
5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第92-123页
   ·层次分析法概述第92-96页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第92-93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第93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第93-96页
   ·德尔菲法概述第96-98页
     ·德尔菲法简介第96-97页
     ·德尔菲法的实施过程第97-98页
   ·基于AHP对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第98-115页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第98-103页
     ·对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第103-115页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第115-121页
     ·数据来源第115-116页
     ·指标数据标准化第116-117页
     ·各指标层、准则层发展指数第117-119页
     ·中国GEI综合发展指数第119-121页
   ·结论第121-123页
6 中国“十二五”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分析第123-143页
   ·中国绿色能源的发展路径第123-129页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第123-127页
     ·中国发展绿色能源的战略措施第127-129页
   ·中国绿色交通的发展路径第129-133页
     ·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缴费系统第129-130页
     ·建立绿色城市交通体系第130页
     ·加强运营车辆的节能减排工作第130-131页
     ·改变城市居民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第131页
     ·对新城镇进行合理规划第131-132页
     ·完善绿色交通政策法规第132-133页
     ·支持绿色交通技术创新与推广第133页
   ·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径第133-139页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第134页
     ·全面提高工业废固利用率第134-135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135-136页
     ·发展能效服务产业第136-139页
   ·绿色建筑的发展路径第139-143页
     ·进一步推进北方采暖区的“节能暖房”工程第139-140页
     ·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第140-141页
     ·推进绿色建筑施工第141-143页
7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第143-158页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143-146页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第146-152页
     ·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第146-148页
     ·中国绿色城市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第148-151页
     ·中国绿色科技创新存在不足第151-152页
   ·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第152-158页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升级第152-153页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第153-154页
     ·落实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第154-156页
     ·完善绿色信贷金融体系第156页
     ·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国际协作第156-15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58-159页
附录第159-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3页
后记第183-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经济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例
下一篇: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