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4-22页 |
1 麦芽四糖与麦芽四糖淀粉酶 | 第14-17页 |
·麦芽四糖 | 第14-15页 |
·麦芽四糖淀粉酶 | 第15-17页 |
2 体外分子进化 | 第17-21页 |
·体外分子进化概述 | 第17-18页 |
·突变策略 | 第18-20页 |
·体外分子进化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亚硝酸钠诱变质粒DNA体外进化麦芽四糖淀粉酶 | 第22-37页 |
前言 | 第22-23页 |
第一节 构建突变库 | 第23-29页 |
1 材料 | 第23-25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常用溶液配制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2 方法 | 第25-27页 |
·工程菌pWB980-G_4/1A747生长曲线绘制 | 第25页 |
·亚硝酸钠突变质粒DNA分子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工程菌pWB980-G_4/1A747生长曲线绘制 | 第27-28页 |
·亚硝酸钠突变质粒DNA分子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页 |
第二节 突变子筛选 | 第29-37页 |
1 材料 | 第29-30页 |
·试剂 | 第29-30页 |
·溶液配置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0页 |
2 方法 | 第30-32页 |
·LBSP筛选平板的配方优化 | 第30页 |
·突变体初筛 | 第30-31页 |
·突变体复筛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突变体初筛结果 | 第32-33页 |
·突变体复筛结果 | 第33-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易错PCR法体外进化麦芽四糖淀粉酶 | 第37-48页 |
前言 | 第37页 |
1 材料 | 第37-3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7页 |
·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7-38页 |
·常用溶液配置 | 第38页 |
·计算机分析软件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42页 |
·PCR反应条件建立 | 第38-40页 |
·G_4突变克隆库的构建 | 第40-42页 |
·突变子DNA测序 | 第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易错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2-44页 |
·G_4突变克隆库的构建 | 第44-47页 |
4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突变菌株研究 | 第48-64页 |
前言 | 第48页 |
第一节 高产突变菌株酶学性质研究、DNA测序分析及发酵条件优化 | 第48-60页 |
1 材料 | 第48-49页 |
2 方法 | 第49-52页 |
·两株高产突变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 | 第49页 |
·两株高产突变菌株的酶活性实验 | 第49-50页 |
·DNA测序分析 | 第50页 |
·发酵条件优化 | 第50-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两株高产突变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 | 第52页 |
·两株高产突变菌株的酶活性实验 | 第52-54页 |
·DNA测序结果分析 | 第54页 |
·发酵条件优化 | 第54-59页 |
4 讨论 | 第59-60页 |
第二节 负突变菌株麦芽四糖淀粉酶变体蛋白质结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0-64页 |
1 材料 | 第60页 |
2 方法 | 第60-61页 |
·DNA测序分析 | 第60-61页 |
·同源建模 | 第6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负突变菌株测序结果 | 第61页 |
·同源建模 | 第61-64页 |
4 讨论 | 第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1 总结 | 第64页 |
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