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金属敏化荧光光度法测定环丙沙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荧光分析法第12-13页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第12页
     ·荧光分析法的选择性第12页
     ·荧光测定方法第12-13页
   ·抗生素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3-14页
     ·微生物检定法第14-15页
     ·荧光分光光度法第15-16页
     ·其他测定方法第16页
   ·抗生素的滥用和预防对策第16-18页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第16-17页
     ·抗生素滥用的预防对策第17-18页
   ·抗生素的发展趋势第18-19页
     ·抗生素的联合用药第18-19页
     ·寻找能战胜细菌耐药性的新抗生素第19页
     ·寻找抗生素的替代物第19页
     ·复合抗生素第19页
   ·双水相萃取第19-21页
     ·传统溶剂萃取第20-21页
     ·双水相体系应用的主要特征第21页
     ·双水相萃取的分类第21页
     ·双水相萃取研究的方向第21页
   ·维生素 B_3、B_9第21-25页
     ·维生素 B_3第22页
     ·维生素 B_9第22-25页
第二章 铁猝灭荧光分析法测定环丙沙星的研究与应用第25-31页
   ·引言第25页
   ·实验部分第25-26页
     ·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页
   ·结果和讨论第26-29页
     ·酸度的影响第26-27页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27页
     ·铁离子用量选择第27页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第27-28页
     ·温度的影响第28页
     ·时间的影响及稳定性第28页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第28-29页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29页
   ·样品分析第29-30页
     ·样品的制备第29页
     ·样品测定第29-30页
   ·结论第30-31页
第三章 铝敏化荧光法测定环丙沙星的研究与应用第31-37页
   ·引言第31页
   ·实验部分第31-32页
     ·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页
   ·结果和讨论第32-36页
     ·荧光光谱图第32-33页
     ·酸度的影响第33页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33-34页
     ·Al~(3+)用量选择第34页
     ·试剂的加入顺序第34页
     ·实验温度影响第34页
     ·时间的影响及稳定性第34-35页
     ·线性范围、精密度和检出限第35-36页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36页
   ·结论第36-37页
第四章 铜-环丙沙星荧光猝灭法测定维生素 B9第37-44页
   ·引言第37-38页
   ·实验部分第38-39页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实验结果第39-42页
     ·荧光光谱图第39-40页
     ·溶液酸度对反应的影响第40页
     ·缓冲溶液的选择第40-41页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第41页
     ·Cu(Ⅱ)与环丙沙星的比例和稳定时间第41页
     ·实验工作曲线第41-42页
     ·共存离子干扰第42页
   ·样品分析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第五章 痕量维生素 B_3的双水相萃取与荧光测定第44-49页
   ·引言第44页
   ·实验部分第44-45页
     ·仪器和试剂第44页
     ·实验方法第44-45页
   ·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荧光光谱第45-46页
     ·双水相组分及用量的选择第46页
     ·萃取时间及萃取率第46页
     ·酸度第46页
     ·工作曲线第46-47页
     ·干扰实验第47页
   ·样品分析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第六章 双水相萃取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维生素 B_3第49-55页
   ·引言第49页
   ·实验部分第49-50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荧光光谱分析第50-51页
     ·双水相的选择第51页
     ·无机盐加入量第51页
     ·萃取时间第51页
     ·铬蓝黑 R 的用量第51-52页
     ·酸度的选择第52-53页
     ·工作曲线第53-54页
     ·干扰实验第54页
   ·样品分析第54页
   ·结论第54-55页
第七章 小结第55-57页
   ·方法小结第55页
   ·存在的问题第55页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炔溴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
下一篇:选择性氧化芳香醇到芳香醛的光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