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公共政策 | 第13页 |
·公共政策执行 | 第13-15页 |
第2章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20页 |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内涵 | 第15-16页 |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原则 | 第16-17页 |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功能 | 第17-18页 |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有限理性需要监督 | 第18页 |
·公共政策执行客体的差异变化需要监督 | 第18-19页 |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博弈需要监督 | 第19-20页 |
第3章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制约因素 | 第20-28页 |
·监督主体因素 | 第20-23页 |
·监督意识不强,缺乏监督动力 | 第20-21页 |
·监督地位不高,缺乏监督权力 | 第21-22页 |
·监督协作不够,缺乏监督合力 | 第22-23页 |
·监督制度因素 | 第23-25页 |
·"官僚制"思想根深蒂固 | 第23-24页 |
·"问责制"问责定位不清 | 第24-25页 |
·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 | 第25页 |
·评估体系因素 | 第25-28页 |
·评估主体不合理 | 第26页 |
·评估方法不规范 | 第26页 |
·评估标准不清晰 | 第26-28页 |
第4章 探索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制约因素的解决对策 | 第28-40页 |
·提升监督意识,转变监督思想 | 第28-30页 |
·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 | 第28页 |
·健全监督主体的监督功能 | 第28-30页 |
·完善监督机制 | 第30-33页 |
·完善权力机关监督 | 第30页 |
·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 第30-31页 |
·完善群众监督 | 第31-32页 |
·完善舆论和新闻媒体监督 | 第32-33页 |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立法工作 | 第33-34页 |
·探索制定符合国情的专门性法规条例 | 第34页 |
·构建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 | 第34-37页 |
·构建精湛的评估队伍 | 第34-35页 |
·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 | 第35-36页 |
·设计完善的评估标准 | 第36-37页 |
·创造积极良好的监督环境 | 第37-40页 |
·宣传监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37-38页 |
·增强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和执行力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