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5页 |
·量子点概述 | 第10-11页 |
·量子点的表面效应 | 第11-12页 |
·量子点的分类及合成方法 | 第12-14页 |
·传统的油溶性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第12-13页 |
·水溶性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第13-14页 |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及荧光探针的组装 | 第14-16页 |
·量子点的分析检测机理 | 第16-19页 |
·电荷转移机理 | 第16-17页 |
·能量转移机理 | 第17-18页 |
·其它一些基于量子点发光机理的探针 | 第18-19页 |
·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种类 | 第19-23页 |
·直接通过量子点的淬灭或者恢复现象检测 | 第19页 |
·能量转移型探针 | 第19-21页 |
·荧光“淬灭-恢复”型探针 | 第21-22页 |
·比率荧光探针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检测锌离子的量子点荧光探针 | 第25-52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实验药品 | 第26页 |
·合成油溶性的油胺包覆的CdSe/ZnS核壳量子点 | 第26-27页 |
·合成二甲基吡啶胺二硫代碳酸酯和脯氨酸二硫代碳酸酯配体 | 第27页 |
·合成二甲基吡啶胺-脯氨酸-二硫代碳酸酯量子点 | 第27-28页 |
·检测锌离子 | 第28页 |
·检测生物实样中锌离子的浓度 | 第28页 |
·表征 | 第28-29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29-50页 |
·设计,合成水溶性的检测锌离子的量子点荧光探针 | 第29页 |
·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 第29-34页 |
·量子点荧光探针稳定性的研究 | 第34-36页 |
·在不同pH值下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稳定性 | 第34-35页 |
·盐溶液中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稳定性 | 第35页 |
·TEM表征 | 第35-36页 |
·实验参数对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锌离子的影响 | 第36-39页 |
·量子点分散液的pH值 | 第36-37页 |
·两种配体DPA-DTC与P-DTC的比例 | 第37-38页 |
·量子点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反应时间对量子点分析检测的影响 | 第39页 |
·量子点荧光探针对锌离子的检测 | 第39-42页 |
·量子点荧光探针对锌离子以及其它金属离子的选择性 | 第42-44页 |
·荧光“淬灭-恢复”探针的机理 | 第44-49页 |
·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用于检测硫化氢的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与探索 | 第52-60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材料和仪器 | 第53页 |
·合成含碘取代基的罗丹明衍生物 | 第53页 |
·合成含叠氮基的罗丹明衍生物 | 第53-54页 |
·尝试将合成的有机配体与量子点结合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含碘取代基的罗丹明衍生物的核磁表征 | 第55-56页 |
·含叠氮基的罗丹明衍生物的红外及核磁表征 | 第56-57页 |
·检测硫化氢分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