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二、垃圾短信的识别 | 第7-11页 |
三、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主体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主体定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主体的类型分析 | 第15-21页 |
第二章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客体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客体定义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客体的类型分析 | 第23-28页 |
第三节 垃圾短信侵犯民事客体的法律依据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归责原则 | 第32-39页 |
第一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 第33-37页 |
第二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归责原则的确定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责任承担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40-43页 |
第二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垃圾短信民事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