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 ·粘合剂概述 | 第10-11页 |
| ·钴盐粘合促进剂的作用机理 | 第11-12页 |
| ·金属橡胶粘合促进剂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硼酰化钴作为粘合促进剂的优势 | 第13-14页 |
| ·硼酰化钴的合成研究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硼酰化钴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硼酰化钴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 第16-17页 |
| ·镍氢电池镍正极添加剂研究 | 第17-19页 |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和目的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5页 |
|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0-2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 ·样品的合成及表征 | 第21-23页 |
| ·硼酰化钴的制备 | 第21页 |
| ·钴铝水滑石的制备 | 第21-22页 |
| ·红外表征(FT-IR) | 第22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2页 |
| ·硼酰化钴的钴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 ·实验用镍氢电池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 | 第23页 |
| ·镍正极的制备 | 第23页 |
| ·电解液的配制 | 第23页 |
| ·电池组装 | 第23页 |
| ·电池电化学测试 | 第23-25页 |
| ·模拟镍氢电池的活化 | 第23-24页 |
| ·镍氢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测试 | 第24页 |
| ·Tafel曲线测试 | 第24页 |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4页 |
|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硼酰化钴的合成研究 | 第25-37页 |
| ·硼酰化钴合成的单因素扫描实验 | 第26-29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26页 |
| ·混合羧酸钴反应的温度 | 第26-27页 |
| ·混合羧酸钴反应时间对出水量的影响 | 第27页 |
| ·乙酸与氢氧化钴的摩尔比对反应 | 第27-28页 |
| ·硼酰化反应时间对钴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硼酰化钴合成的多因素交互作用实验 | 第29-32页 |
| ·响应面法分析因素的选取 | 第29页 |
| ·模型的建立与显著性检验 | 第29-31页 |
| ·响应因素水平的优化 | 第31-32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32页 |
| ·硼酰化钴的性能表征 | 第32-36页 |
| ·硼酰化钴的红外表征 | 第32-34页 |
| ·硼酰化钴的理化性质 | 第34-35页 |
| ·硫化胶性能 | 第35页 |
| ·粘合性能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钴铝水滑石对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51页 |
| ·合成的钴铝水滑石的表征 | 第38-40页 |
| ·不同合成温度的钴铝水滑石XRD分析 | 第38-39页 |
| ·钴铝水滑石的红外吸收光谱(FTIR)检测 | 第39-40页 |
| ·钴铝水滑石的表观形貌分析 | 第40页 |
| ·不同温度下合成的钴铝水滑石对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 ·不同温度下合成的钴铝水滑石对镍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 ·不同温度下合成的钴铝水滑石对镍电极的恒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 ·不同温度下合成的钻铝水滑石对镍电极的Tafel曲线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不同添加量的钴铝水滑石对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4-50页 |
| ·不同添加量的钻铝水滑石对镍电极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不同添加量的钻铝水滑石对镍电极塔菲尔曲线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不同添加量的钻铝水滑石对镍正极交流阻抗的影响 | 第47-48页 |
| ·不同添加量的钴铝水滑石对镍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 ·不同添加量的钴铝水滑石对镍电极循环寿命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