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次 | 第7-10页 |
| 序言 | 第10-11页 |
| 1 老年人监护之现实基础分析----以浙江省湖州市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和分析为例证 | 第11-17页 |
| ·湖州市老年人状况调查 | 第11-14页 |
| ·选择湖州市作为调研目标的考量 | 第11页 |
| ·湖州市老龄化状况 | 第11-13页 |
| ·湖州市老年人养老状况 | 第13-14页 |
| ·老年人监护中存在问题的概然特征 | 第14-15页 |
| ·成年子女养老压力大 | 第14页 |
| ·空巢老人无人监护 | 第14-15页 |
| ·社区养老开始成为新的养老模式,但是相关制度仍需完善 | 第15页 |
| ·设立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必要性论证 | 第15-17页 |
| ·从国情来说,设置老年监护是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是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15页 |
| ·从国际上来说,设立老年人监护,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 | 第15-17页 |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3页 |
| ·老年人 | 第17-18页 |
| ·监护 | 第18-21页 |
| ·罗马法时期的监护概念 | 第18页 |
| ·大陆法系监护的概念 | 第18-19页 |
| ·英美法系的监护概念 | 第19页 |
| ·我国学者对监护的定义 | 第19-21页 |
| ·老年人监护 | 第21-23页 |
| ·老年人监护概念 | 第21页 |
| ·老年人监护的性质 | 第21-23页 |
| 3 域外关于老年人监护的规定及制度评价 | 第23-39页 |
| ·德国:从成人监护制度到照管制度 | 第23-26页 |
| ·修改前的成人监护制度 | 第23-24页 |
| ·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新照护法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 ·日本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 第26-30页 |
| ·修改前的日本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26-27页 |
| ·修改后的日本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27-30页 |
| ·法国的成年人监护制度 | 第30-31页 |
| ·受司法保护的成年人 | 第30页 |
| ·受监护的成年人 | 第30-31页 |
| ·受财产管理的成年人 | 第31页 |
| ·英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改革 | 第31-34页 |
| ·《精神健康法》 | 第31-32页 |
| ·《持续性代理权授予法》 | 第32页 |
| ·《英国老年法》 | 第32-33页 |
| ·《意思能力法》 | 第33-34页 |
| ·美国的老年人监护体系 | 第34页 |
| ·其他国家和地区 | 第34-36页 |
| ·奥地利:《成年事务管理法》 | 第35页 |
| ·瑞典的新成年监护制度 | 第35页 |
| ·台湾地区“成年监护法”的修改 | 第35-36页 |
| ·加拿大的《统一代理权法》 | 第36页 |
| ·澳大利亚的持续性代理制度 | 第36页 |
| ·国外现行成年人监护制度的评价 | 第36-39页 |
| ·废除禁治产宣告制度 | 第36-37页 |
| ·保护对象扩大到各种障碍者 | 第37页 |
| ·监护事务的重点由财产管理转向对人身的终极关怀 | 第37页 |
| ·意定监护制度的创设 | 第37页 |
| ·国家公权力对老年人监护制度的介入 | 第37-39页 |
| 4 我国现有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相关规定及缺失辨析 | 第39-45页 |
| ·我国关于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39-40页 |
| ·老年人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0-45页 |
| ·立法理念落后 | 第40页 |
| ·老年监护制度中监护对象过于单一 | 第40-41页 |
| ·法定监护制度过于简单,意定监护制度有待进一步发展 | 第41页 |
| ·监护人的选任范围过窄 | 第41-42页 |
| ·未赋予监护人相应的权利 | 第42-43页 |
| ·缺乏国家公权力介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无人监督 | 第43页 |
| ·立法技术上不规范 | 第43-45页 |
| 5 对浙江省建立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45-59页 |
| ·老年人监护制度设置的理念分析 | 第45-47页 |
| ·尊重“自我决定权” | 第45-46页 |
| ·维持生活“正常化”(Normal) | 第46页 |
| ·活化尚余能力 | 第46-47页 |
| ·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 第47页 |
| ·老年人监护制度应具有灵活性 | 第47页 |
| ·确定老年人监护的目标人群 | 第47-50页 |
| ·行为能力分析 | 第47-48页 |
| ·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目标人群 | 第48-49页 |
| ·探讨:是否需要剥夺被监护人的行为能力? | 第49-50页 |
| ·监护人的选任规则 | 第50-51页 |
| ·监护人的选任范围 | 第50页 |
| ·监护人的资格 | 第50-51页 |
| ·监护人的选任规则 | 第51页 |
| ·监护人的权利和职责 | 第51-53页 |
| ·监护人的权利设置 | 第51-52页 |
| ·监护人的职责 | 第52-53页 |
| ·监护的开始 | 第53-54页 |
| ·监护类型设计 | 第54-55页 |
| ·法定监护制度的完善 | 第54页 |
| ·意定监护制度的完善 | 第54-55页 |
| ·建立监护监督制度 | 第55-56页 |
| ·监护监督人的选任 | 第56页 |
| ·监护监督人的职责 | 第56页 |
| ·老年人监护的终止 | 第56-57页 |
| ·监护终止的原因 | 第56-57页 |
| ·监护终止后监护人的相关义务 | 第57页 |
| ·监护的法律责任 | 第57-59页 |
| 结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