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综述一 颈源性头痛的西医学临床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综述二 颈源性头痛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概况 | 第15-22页 |
前言 | 第22-24页 |
临床资料 | 第24-32页 |
1 病例来源 | 第24页 |
2 诊疗标准 | 第24-25页 |
·诊断标准 | 第24页 |
·纳入标准 | 第24-25页 |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第25页 |
3 试验设计方法 | 第25-26页 |
·样本量估算 | 第25页 |
·随机方案及随机隐藏 | 第25-26页 |
4 治疗方案 | 第26-27页 |
·观察组 | 第26页 |
·对照组 | 第26-27页 |
5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7-29页 |
·疼痛指标 | 第27-28页 |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6 安全性指标 | 第29页 |
7 一般资料 | 第29-30页 |
·一般人口学资料 | 第29页 |
·疾病相关资料 | 第29-30页 |
8 病例完成情况 | 第30页 |
9 完成病例一般情况基线可比性分析 | 第30页 |
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结果 | 第32-44页 |
1 人口学资料 | 第32-35页 |
·基线水平 | 第32-35页 |
2 疗效 | 第35-43页 |
·临床指标 | 第35-41页 |
·TCD | 第41-42页 |
·有效率的比较 | 第42-43页 |
3 安全性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50页 |
1 发病特点分析 | 第44-46页 |
·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发作特点 | 第45页 |
·影像学特点 | 第45-46页 |
2 颈部阳性反应点短刺法的理论依据 | 第46-47页 |
·短刺依据 | 第46页 |
·颈部阳性反应点依据 | 第46-47页 |
3 疗效 | 第47-50页 |
·镇痛结果分析 | 第47页 |
·颈椎活动度评分结果分析(reduced range of the motion in the neck,ROM) | 第47页 |
·伴随症状 | 第47-48页 |
·TCD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