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暴雨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地形对环流与暴雨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11.9”华西暴雨的天气尺度分析 | 第16-30页 |
| ·华西地区的地形及气候特点 | 第16-17页 |
| ·雨情、灾情及造成的影响 | 第17-19页 |
| ·三次降水过程天气学成因分析 | 第19-25页 |
| ·9月4-6日暴雨过程 | 第19-21页 |
| ·9月11日暴雨过程 | 第21-23页 |
| ·9月16-18日暴雨过程 | 第23-25页 |
| ·地形强迫在暴雨形成中的作用 | 第25-30页 |
| ·地形对水平风场的辐合作用 | 第25-27页 |
| ·涡度场分布特征与地形的关系 | 第27页 |
| ·地形对水汽辐合的作用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2011年9月16-18日华西暴雨的中尺度雨团分析 | 第30-36页 |
| ·中尺度雨团及其移动路径 | 第30-32页 |
| ·雨团移动路径和位势不稳定特征的关系 | 第32-36页 |
| 第四章 GRAPES模式对2011年9月16-18日华西暴雨的数值模拟效果分析 | 第36-42页 |
| ·GRAPES模式简介 | 第36-37页 |
| ·模式主要物理参数 | 第37页 |
| ·模式对暴雨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 ·实况与模拟地面逐小时降水量对比 | 第37-38页 |
| ·水汽输送特征模拟对比 | 第38-39页 |
| ·水平风场的模拟对比 | 第39-42页 |
| 第五章 地形动力作用对华西强降水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2-64页 |
| ·GRAPES模式中地形对风场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海拔高度敏感性试验 | 第43-56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3-44页 |
| ·降雨量对比 | 第44-46页 |
| ·水平风场对比 | 第46-48页 |
| ·垂直速度对比 | 第48-50页 |
|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对比 | 第50-56页 |
| ·豁口敏感性试验 | 第56-64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6-58页 |
| ·降雨量对比 | 第58-59页 |
| ·水平风场对比 | 第59-60页 |
| ·垂直速度对比 | 第60-61页 |
| ·水汽通量及水汽通量散度对比 | 第61-6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4-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个人简介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