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和综述 | 第9-11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1-13页 |
| ·主要工作 | 第11页 |
| ·创新点 | 第11-13页 |
| 2 “人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23页 |
| ·世界“人流”的现状 | 第13页 |
| ·我国“人流”的历史与现状 | 第13-15页 |
| ·我国近代“人流”的历史进程 | 第13-15页 |
| ·我国“人流”面临的现状 | 第15页 |
| ·我国“人流”泛化的表现及危害 | 第15-18页 |
| ·“人流”低龄化趋势严重 | 第16-17页 |
| ·“人流”反复化频率增高 | 第17-18页 |
| ·“人流”高危化形势严峻 | 第18页 |
| ·造成我国“人流”泛化的原因分析 | 第18-23页 |
| 3 胎儿的道德地位和法律地位 | 第23-31页 |
| ·什么是胎儿? | 第23-26页 |
| ·我国关于“胎儿是不是人的”的观点 | 第24-25页 |
| ·西方国家关于“胎儿是不是人的”的观点 | 第25-26页 |
| ·胎儿的伦理地位 | 第26-29页 |
| ·人的本体地位决定胎儿的道德地位 | 第27页 |
| ·社会伦理赋予胎儿的道德地位 | 第27-28页 |
| ·生命伦理应赋予胎儿的尊严 | 第28-29页 |
| ·胎儿的法律地位 | 第29-31页 |
| 4 生育自由与生育道德的冲突和化解 | 第31-36页 |
| ·生育自由的权利和义务 | 第31-32页 |
| ·生育自由的权利 | 第31-32页 |
| ·生育自由的义务 | 第32页 |
| ·生育健康的道德责任 | 第32-34页 |
| ·家庭生育健康的道德责任 | 第33页 |
| ·国家提供优等化生育健康服务的道德责任 | 第33-34页 |
| ·生育自由与生育道德责任的“和解” | 第34-36页 |
| 5 国外减少“人流”的可鉴经验 | 第36-41页 |
| ·国外关于“人流”的自由与道德之争 | 第36-39页 |
| ·美国关于堕胎权利的纷争源起 | 第36-37页 |
| ·美国著名的“罗诉韦德案”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堕胎问题的争论直接影响美国大选 | 第38-39页 |
| ·国外合理限制“人流”的具体政策 | 第39-40页 |
| ·分析国外减少“人流”的可鉴经验 | 第40-41页 |
| 6 减少我国“人流”的对策建议 | 第41-48页 |
| ·加大宣传教育,预防抑制“人流” | 第41-43页 |
| ·开展青少年性教育 | 第41-42页 |
| ·在民众中宣传、普及尊重胎儿的道德教育 | 第42-43页 |
| ·完善法律法规,法律限制“人流” | 第43-45页 |
| ·制定对胎儿的特定保护法律 | 第43-44页 |
| ·完善我国的《广告法》 | 第44-45页 |
| ·规范商业市场,有效限制商业泛化 | 第45-46页 |
|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机制 | 第45-46页 |
| ·加强宣传“人流”对妇女身心健康的危害教育 | 第46页 |
| ·加强监管机制,完善征收社会抚养费制度代替强制“人流” | 第46-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