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30页 |
| 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第12-18页 |
| 1. PRRS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2-13页 |
| 2. PRRSV致病机理 | 第13页 |
| 3. PRRS的临床症状 | 第13-14页 |
| 4. PRRS流行病学特点 | 第14-15页 |
| 5. PRRSV的传播途径 | 第15页 |
| 6. PRRSV分子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 7. PRRSV疫苗研制 | 第16-17页 |
| ·当前的PRRS疫苗 | 第16页 |
| ·当前PRRS疫苗的问题 | 第16-17页 |
| 8. PRRS的防控措施 | 第17-18页 |
| 二、猪瘟 | 第18-23页 |
| 1. CSF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第18-19页 |
| 2. CSF的流行现状 | 第19-20页 |
| 3. CSF的传播途径 | 第20-21页 |
| ·CSV的排毒方式 | 第20页 |
| ·CSFV的传播途径 | 第20-21页 |
| 4. CSF临床症状 | 第21-22页 |
| 5. CSF疫苗研究 | 第22-23页 |
| ·猪瘟弱毒疫苗 | 第22页 |
| ·DNA疫苗 | 第22-23页 |
| ·标记疫苗 | 第23页 |
| 三、猪圆环病 | 第23-28页 |
| 1. PCV的生物学特性 | 第23-24页 |
| 2. PCV2的流行病学 | 第24-25页 |
| 3. PCV临床症状 | 第25-26页 |
| ·PCV2亚临床感染 | 第25页 |
| ·PCV2临床感染 | 第25页 |
| ·PCV2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 | 第25-26页 |
| 4. PCV2疫苗研究 | 第26-28页 |
| ·RNA抗病毒疗法 | 第27页 |
| ·DNA疫苗 | 第27-28页 |
| 四、目的与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30-52页 |
| 研究一 广西某市屠宰猪CSFV、PRRSV、PCV2三种病原检测 | 第30-39页 |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 ·材料 | 第30-31页 |
| ·待检材料 | 第30-31页 |
| ·病原检测试剂 | 第31页 |
|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 ·方法 | 第31-35页 |
| ·样品的处理 | 第31页 |
| ·RNA提取 | 第31-32页 |
| ·反转录(RT) | 第32-33页 |
| ·病毒DNA的提取 | 第33页 |
| ·引物 | 第33-34页 |
| ·PCR反应 | 第34页 |
| ·电泳检测 | 第34-35页 |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 ·猪瘟病原检测 | 第35页 |
| ·蓝耳病原检测 | 第35-36页 |
| ·圆环2型病原检测 | 第36页 |
| ·检测结果统计 | 第36-38页 |
| 三、讨论 | 第38-39页 |
| 研究二 PCV2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第39-52页 |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 ·材料 | 第39-41页 |
| ·待检材料 | 第39页 |
| ·基因克隆试剂 | 第39页 |
| ·制备感受态细胞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39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9-40页 |
| ·LB和LA培养基的配制 | 第40页 |
| ·10%SDS的配置 | 第40页 |
| ·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 ·方法与步骤 | 第41-44页 |
| ·病毒DNA的提取 | 第41页 |
| ·引物 | 第41页 |
| ·PCR检测采取25μL的PCR反应体系,加入试剂如下 | 第41-42页 |
| ·PCR反应 | 第42页 |
| ·电泳检测 | 第42页 |
| ·DNA纯化回收 | 第42页 |
| ·纯化回收产物连接PMD-18T载体 | 第42页 |
| ·连接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42-43页 |
| ·质粒抽提 | 第43页 |
| ·酶切鉴定 | 第43页 |
| ·序列测定 | 第43页 |
| ·序列分析 | 第43-44页 |
| 二、实验结果 | 第44-51页 |
| ·PCR扩增及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第45-46页 |
| ·ORF2基因分析及同源性比较 | 第46-51页 |
| 三、讨论 | 第51-52页 |
| 全文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 附录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