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加固软弱下卧土层地基方法的承载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 ·地基处理技术概述及国内外发展 | 第8-13页 | 
| ·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 第8-11页 | 
| ·地基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新趋势 | 第11-13页 | 
| ·软弱土层地基处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3-21页 | 
| ·软弱土层的工程特性 | 第13-15页 | 
| ·软弱土层地基处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5-20页 |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文开展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第2章 直接加固法地基的加固机理及承载力研究 | 第23-34页 | 
| ·直接加固软弱下卧土层地基方法的加固机理 | 第23-27页 | 
| ·直接加固法机理简介 | 第23-25页 | 
| ·直接加固法的施工工艺 | 第25-27页 | 
| ·直接加固法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措施 | 第27-29页 | 
| ·直接加固法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 第27-28页 | 
| ·直接加固法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经济评价 | 第28-29页 | 
| ·直接加固法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29-33页 | 
| ·刚性单桩承载力计算 | 第29-30页 | 
|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 第30页 | 
| ·直接加固法单桩承载力计算 | 第30-31页 | 
| ·直接加固法地基承载力计算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直接加固法地基方法的模型试验研究 | 第34-47页 | 
| ·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案 | 第34-36页 | 
| ·试验目的 | 第34页 | 
| ·试验方案 | 第34-36页 | 
| ·试验装置 | 第36-41页 | 
| ·模型槽 | 第36-37页 | 
| ·模型桩 | 第37-38页 | 
| ·模型填料 | 第38-39页 | 
| ·测试仪器 | 第39-41页 | 
| ·试验步骤 | 第41-43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 ·沉降分析 | 第43页 | 
| ·桩身轴力分析 | 第43-44页 | 
| ·桩土应力比分析 | 第44-45页 | 
| ·桩侧摩阻力分析 | 第45页 | 
| ·试验结果可靠性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直接加固法地基方法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71页 | 
| ·ABAQUS 程序计算原理分析 | 第47-53页 | 
| ·ABAQUS 程序简介 | 第47-48页 | 
| ·本构模型 | 第48-51页 | 
| ·接触面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 | 第51-52页 | 
| ·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 ·直接加固软弱下卧土层地基方法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53-56页 | 
| ·数值模型建立及其参数 | 第53-55页 | 
| ·数值模型的工况 | 第55页 | 
| ·数值计算模型验证 | 第55-56页 | 
| ·有限元结果与分析 | 第56-69页 | 
| ·沉降分析 | 第56-63页 | 
| ·桩身轴力分析 | 第63-65页 | 
| ·桩土应力比分析 | 第65-66页 | 
| ·桩侧摩阻力分析 | 第66-68页 | 
| ·桩体荷载分担比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页 |